
US Treasury Yields: The Disappearance of "Inverted Yield Curve"

國泰君安指出,美國債券利率曲線的狀態受到通脹預期的影響,2 年與 10 年美債利差曾出現倒掛,通常被視為經濟衰退的信號,但此信號在近兩年並未引發衰退。隨着美聯儲可能降息,2-10 年美債利差持續收窄,現已接近消失。這一變化分為四個階段,反映了美國通脹波動及市場預期的變化。
2 年和 10 年美債利差被市場認為是重要的指標。在本輪美聯儲加息的進程中,2 年美債和 10 年美債利率一度出現了倒掛——這一般被認為是經濟可能出現衰退的早期信號。
然而,這一屢試不爽的信號在過去兩年卻被一再打臉,美國經濟在一片被看衰中走勢愈發穩健,“衰退” 假説至今未能成立。而伴隨着美聯儲降息的臨近,2 年和 10 年美債的利差持續收窄,並在近期接近於消失。消失的倒掛意味着什麼,這是我們今天希望討論的問題。

我們首先回溯一下 2-10 年美債利率的走勢。自 2022 年 7 月,10 年美債收益率開始高於 2 年美債收益率,此後美債長短端利差倒掛一直持續至 2024 年 8 月下旬,時間跨度超過兩年。
伴隨美國本輪通脹波動,美債利差倒掛大致可分成 4 個階段。第一階段,2022 年 7 月至 2023 年 7 月,此期間美國通脹問題不斷加劇,市場普遍存在美聯儲加息預期,導致短端利率上行節奏快於長端,利差一度擴大至-108 基點;
第二階段,2023 年 7 月至 2023 年 10 月,美國通脹已經得到初步緩解,市場基本不存在加息擔憂,但是通脹粘滯性開始被市場所認知,長端利率逐步上行,此期間利差一度收窄至-14 基點;
第三階段,2023 年 11 月至 2024 年 7 月,美國通脹問題得到顯著改善,但是受粘滯性影響通脹進一步下行受阻,雖然市場屢次交易降息,但是長短端美債利差基本保持穩定;
第四階段,2024 年 7 月至今,市場逐步確認美聯儲將會開啓降息,短端美債收益率快速下行,但是中長期通脹問題始終存在,長端美債利率下行節奏相對緩慢,利差在 2024 年 8 月末基本消失。
基於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金融市場對於通脹的認知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利率曲線的狀態。從下圖中我們也可以發現,美國核心 CPI 的走勢也在過去幾年中引領着 2-10 年美債利差的走勢。
但如果對比 2-10 年利差與 GDPNow,我們會發現其相關性並不顯著。這樣的比較也讓我們發現,過去數年中對通脹的 “測不準”,成為了主導利率曲線的核心變量。
從貨幣政策的應對角度來理解的話,通脹開始走高,市場擔憂經濟會出現硬着陸,因此利率曲線會出現倒掛;但當通脹漸趨穩定後,利率曲線逐步平滑,倒掛逐步消失,意味着市場對於經濟衰退的擔憂開始顯著降低。


當然,對於市場來説,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以下兩個。第一是未來利率曲線的形態,尤其是期限溢價是否會重現?回答這個問題的關鍵,是關於美國經濟 “新穩態” 的判斷,也就是説如果市場大致接受一個新的通脹中樞,同時美國通脹率維持在新中樞附近,那麼降息會更加順暢,這會讓 2 年美債利率水平大致穩定,投資者也會逐步定價新的期限溢價。
目前而言,市場對於美國新的名義中性利率的看法,越來越接近於 3.5%,當然這一利率水平仍然需要更多的數據以及時間來驗證。假設這一水平成立,我們大致可以認為 2 年美債利率的底部應該在 3.5% 左右。基於歷史經驗,50 個基點的期限利差應該並不過分,那麼 10 年美債利率的水平可能會在 4% 或者更高的水平上。
市場可能更加關心的問題是,利率曲線是否能夠對經濟產生預測性。從過去一段的經驗來看,利率曲線對經濟的可預測性並不理想。如果要重塑投資者對於利率曲線的信心,那麼必然需要一個新的驗證過程。
從這個角度而言,只有利率曲線與市場共識產生明顯分歧、並被重新正名,利率曲線的預測能力才能被重新樹立。這一過程大概會持續數年,這意味着在可預見的幾個季度內,利率曲線大概率只能與經濟短期走勢形成互為印證的關係。以此同時,當通脹處於波動時,利率曲線可能會跟隨通脹走勢,當通脹逐步穩定後,利率曲線才可能更好反饋經濟的形態和預期。換言之,在未來幾個季度內,市場不應該過度關注利率曲線和期限溢價。
本文作者:周浩 S0880123060019、孫英超,來源:國君海外宏觀研究,原文標題:《美債利率:消失的 “倒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