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irst and only face-to-face confrontation, can the debate between Harris and Trump change the "dead heat"?

華爾街見聞
2024.09.10 01:37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2024 年美國大選首場電視辯論將於 9 月 10 日舉行,民主黨候選人哈里斯與前總統特朗普正面交鋒。最新民調顯示,兩人支持率接近,哈里斯面臨更大壓力。哈里斯重視此次辯論,正通過模擬練習準備,並在賓夕法尼亞州進行最終衝刺。此辯論被認為是候選人瞭解彼此及提升支持率的關鍵機會。

當地時間 9 月 10 日晚間 9 點(北京時間 11 日早間 9 點),2024 年美國大選民主黨候選人、副總統哈里斯和共和黨候選人、前總統特朗普將迎來首場電視辯論。

此次辯論將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費城舉行,由美國廣播公司 (ABC) 主播林西·戴維斯 (Linsey Davis) 和大衞·穆爾 (David Muir) 主持,時長為 90 分鐘。與特朗普和拜登 6 月舉行的辯論規則一致,此次辯論也會沿用麥克風靜音功能,即當一位候選人在辯論發言時,另一位候選人的麥克風會被靜音;此次現場同樣沒有觀眾參與。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報道稱,10 日的辯論可能是大選前兩黨候選人唯一一次正面交鋒的機會。與此同時,對於 7 月才接任拜登成為民主黨候選人的哈里斯而言,辯論將是增加選民對其認識的重要機會。

《紐約時報》與錫耶納學院(Siena College)最新發布的民意調查結果也印證了這一點。民調結果顯示,雖然兩位候選人在全國範圍內的支持率差距不大,但相當一部分選民仍表示需要了解更多關於哈里斯的信息——28% 的潛在選民表示 “覺得需要更多地瞭解哈里斯”,但僅 9% 的人對特朗普持上述看法。

辯論準備方式不盡相同

對於這次辯論,哈里斯似乎早有準備。知情人士表示,自拜登退選後,哈里斯一直在考慮與特朗普辯論的問題。目前,她正在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的酒店中潛心準備,且效仿拜登此前採用的模擬練習方式。CNN 分析稱,哈里斯選擇賓夕法尼亞州作為準備地點,這凸顯她肯定了需要贏得賓州才能贏得大選的關鍵性。

助手們表示,哈里斯一直在閲讀有關特朗普評論、立場甚至是部分侮辱性言論的簡報。在模擬辯論的過程中,民主黨顧問、希拉里·克林頓的長期助手菲利普·雷恩斯(Philippe Reines)扮演特朗普,幫助哈里斯熟悉特朗普與希拉里和拜登辯論時採用的話術和方式。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稱,當今時代,沒有其他總統候選人比特朗普參加過更多的電視大選辯論。目前,哈里斯和她的團隊一直在仔細研究特朗普參加過的六場辯論——2016 年與希拉里的三次辯論、2020 年與拜登的兩次辯論以及 2024 年與拜登的首次辯論。

與 6 月的辯論類似,特朗普放棄傳統的準備方式,轉而與幕僚就政策問題展開自由討論。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佛羅里達州眾議員馬特·蓋茨(Matt Gaetz)在準備過程中向特朗普提出部分尖鋭問題,其中包括刑事案件定罪等 “引人不快” 的問題。

美聯社報道稱,上一次特朗普準備辯論時,佛羅里達州參議員馬可·盧比奧(Marco Antonio Rubio)等共和黨人參加了會議,這次加入辯論準備的人士還包括前民主黨人、夏威夷州前眾議員、2020 年美國總統選舉民主黨初選候選人之一的塔爾西·加巴德(Tulsi Gabbard)。

報道還稱,加巴德受邀的主要原因是她曾在 2020 年民主黨黨內初選時與哈里斯同台辯論,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特朗普的顧問認為,加巴德在當年對哈里斯檢察官的任職履歷進行了攻擊,在一定程度上對哈里斯的競選資格構成了破壞。

《紐約時報》報道稱,特朗普陣營希望在辯論中將哈里斯與拜登的執政成果聯繫起來,讓選民相信哈里斯對現階段的政府決策負有一定責任。屆時,特朗普或將辯論的重心轉移到通貨膨脹、移民問題、新一輪巴以衝突和俄烏衝突等議題。

民調錶現 “不相上下”,辯論成 “關鍵時刻”

6 月 27 日進行的首次總統選舉辯論不僅暴露了拜登在體力和年齡方面的弱點,還成為壓垮其連任計劃的 “最後一根稻草”。此次辯論將如何影響 11 月 5 日的大選結果,已成為全球各大媒體討論的重點。

《紐約時報》報道稱,哈里斯和特朗普二人的團隊一致認為,對數百萬尚未決定其投票意向的選民而言,10 日晚的辯論無疑將成為 “一個關鍵時刻”,其中一個原因是選民們更加熟悉特朗普,但對哈里斯仍比較陌生。

長期研究總統辯論的密歇根大學教授亞倫·卡爾(Aaron Kall)在接受半島電視台採訪時強調,辯論的重要性 “不應被忽視”。“辯論無法讓你贏得選舉,但如果表現不佳,肯定會讓你輸掉選舉。” 卡爾分析道。

鑑於哈里斯正式開啓其總統競選活動的時間不足兩個月,且在擔任副總統期間缺乏處理重大政策問題的經驗,就曝光度和關注度而言,哈里斯顯然不及特朗普。賓夕法尼亞大學政治學教授馬修·萊文杜斯基(Matthew Levendusky)強調,在與特朗普的同台對決中,哈里斯的另一個優先事項是借用辯論在美國公眾中樹立自己的形象。

阿肯色州州長、曾短暫擔任特朗普總統新聞秘書的薩拉·赫卡比·桑德斯(Sarah Huckabee Sanders)也持類似的觀點,理由是 “我們很少聽到她(哈里斯)的消息,很少聽到她(哈里斯)回答問題,也不怎麼清楚她(哈里斯)真正的立場。”

然而,就在距離辯論僅剩不到 48 小時之際,哈里斯的官方網站更新了頁面,詳細介紹了一系列政策,似乎在回應外界對其競選活動缺乏實質內容的質疑。在這份名為 “前進的新方向” 的政策清單上,哈里斯概述了她在經濟、移民和外交政策等方面的議程。

其中,經濟相關的內容所佔篇幅最多,包括為中產階級減税、提供可負擔的兒童保育服務、打擊價格欺詐、降低醫療保健費用和加強社會保障等一系列建議。而在社會安全方面,哈里斯則指控特朗普濫用權力以謀求自己的利益,不採取任何措施防止槍支暴力,並企圖恢復 “殘酷” 的移民政策。

美聯社此前則報道稱,在被推舉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頭幾周,哈里斯實際上已放棄了部分 2020 年參與總統競選時所持的部分進步主義政策——包括禁止水力壓裂法開採石油(注:水力壓裂法是令油氣井增產的一種頁岩油氣鑽井技術,該方法在美國國內有較大爭議,環保主義者指該此類技術將產生環境污染等嚴重後果,美國得克薩斯州和賓夕法尼亞州走在該行業前列)、建立單一支付者醫療衞生系統(注:一種全民醫療衞生系統,負擔所有居民的基本醫療衞生費用)和拒絕對非法移民採取強硬立場等。

此外,自宣佈參選以來,哈里斯經歷了與特朗普支持率縮小差距,競選資金翻倍增加的 “蜜月期”。與此同時,“刺殺未遂” 事件以及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的疊加光環褪去後,面對副手萬斯的失言風波以及民主黨內的空前團結,特朗普 8 月的選情可謂較為艱難。

但即便如此,最新的民調顯示,哈里斯並未在過去這段時間取得決定性優勢,兩黨候選人的支持率仍然相持不下。《金融時報》據此分析認為,就辯論而言,哈里斯無疑面臨着比特朗普更大的壓力。

《金融時報》9 日發佈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全國支持率方面,哈里斯(48.7%)以 2.9 個百分點領先於特朗普(45.8%)。這一微弱的領先優勢表明,哈里斯並沒有從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中獲得額外的推動力。《紐約時報》與錫耶納學院 8 日發佈的全國民意調查也顯示,特朗普以 1 個百分點的優勢領先於哈里斯,意味着二人在現有競選格局中幾乎 “打成平手”。

《洛杉磯時報》在報道中指出,雖然哈里斯正重獲拜登此前在年輕選民、拉美裔和非裔選民中失去的大部分支持,但她的選情仍無法以 “樂觀” 二字形容。在大多數民意調查中,哈里斯的支持率仍略低於奧巴馬總統在 2008 年和 2012 年所達到的水平,甚至低於拜登上屆大選中的水平。

報道還稱,造成這種情況的因素主要包括兩個——特朗普在非裔和拉美裔選民中,尤其是年輕男性選民中的支持率明顯優於其他共和黨候選人。此外,年輕選民和有色人種選民(這兩個羣體重疊程度很高)在未決定投票意向中的選民中所佔比例過高。

本文作者:黃粵涵,來源:澎湃新聞,原文標題:《首次且唯一正面交鋒,哈里斯與特朗普的辯論能否改變 “勢均力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