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com makes another move in instant retail

華爾街見聞
2024.09.19 13:05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作者 | 劉寶丹

編輯 | 黃昱

電商新舊勢力激戰正酣,作為傳統電商巨頭的京東正在反擊的路上,劉強東的每一步棋都備受關注。

9 月 18 日,達達發佈公告稱,京東已完成購買沃爾瑪子所持達達集團 8748.13 萬股普通股和 187.5 萬股 ADS(美國存托股份)。收購完成後,京東對達達的持股比例增加至 63.2%。

繼上月公佈將轉讓全部京東股份後,沃爾瑪也開始清倉同為京東系的達達。這次轉讓之前,沃爾瑪是達達的重要股東。根據同花順 iFinD 數據,截至 2024 年 3 月 31 日,京東和沃爾瑪分別持有達達 56224.32 萬股和 9498.13 萬股,持股比例分別為 53.10% 和 9.00%。

隨着這次收購完成,京東將成為達達唯一有重要影響力的控股股東。作為 “即時零售第一股”,達達的核心業務是即時配送和即時零售,京東此次增持也意味着,公司將加大對即時零售業務的投入和佈局。

對於此次增持,京東內部人士表示,此舉顯示出京東對達達的長期穩健發展始終具有充足的信心,也反映出對達達未來前景的看好和認可,對達達在京東生態內所處地位的重視,以及對進一步深化雙方戰略伙伴關係的期待。

實際上,達達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京東對即時零售的投資史。

達達集團成立於 2014 年,初期投資方包括紅杉中國、DST Global、景林投資、崑崙萬維等。兩年後,京東到家與達達合併為達達集團;2018 年,達達完成一輪 5 億美元融資,投資方為京東和沃爾瑪。

2020 年,達達在納斯達克上市,成為 “即時零售第一股”,根據達達披露的數據,彼時京東持股 47.90%;2021 年,京東增持達達,京東持股超過 50%,首次成為控股股東;直到這次增持,京東對達達的投入力度不斷增加。

資本投資背後,是京東即時零售業務的快速發展。

2015 年,京東到家正式上線,開始為消費者提供超市、生鮮果蔬、醫藥健康等商品的配送到家服務。此後,達達先後與沃爾瑪、華潤萬家等達成戰略合作,將重心放在線下實體門店。

成為控股股東後,京東的即時零售業務迎來加速發展。2021 年,京東到家開啓全品類發展,手機 3C、美妝、寵物、服飾等穩步開拓。同年,京東攜手達達發佈即時零售品牌 “小時購”。

2023 年,京東召開即時零售三公里模式發佈會,發佈面向未來的 “五年行動計劃”。時任京東零售 CEO 辛利軍在會上表示,即時零售是京東提供更 ‘多快好省’ 消費體驗的重要一環,也是應對外部挑戰、實現穩健增長的重要一環。

年初,京東零售集團定下了 2024 年的三大方向,也就是 “三大必贏之戰”,除了內容生態和開放生態,即時零售依然是重頭戲。5 月,京東到家、京東小時達全新升級為 “京東秒送”,最快 9 分鐘送到手。

當前,電商行業正在進行大洗牌,行業競爭在低價維度上持續內卷,作為局中人的京東亟需找到新的突破點,即時零售成為京東最看重的賽道之一。

根據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發佈的《即時零售行業發展報告(2023)》,2018 年以來,即時零售行業的年均增長速度超過 50%。該機構預計,到 2026 年,即時零售的年增長率仍然可能高達 47.1%,遠高於電商大盤的增速。

不過,對京東來説,要想成功在即時零售賽道搶下一城,目前還面臨盈利模式和行業競爭兩方面挑戰。

根據財報,2024 財年 Q2 季度,達達實現收入 23.5 億元,同比呈下滑態勢,其中,京東秒送業務營收 9.1 億元,同比大幅下滑 43.6%,達達秒送業務營收 14.4 億元,同比增長 46.6%,整體來看,達達二季度淨利潤虧損約 2.86 億元。

競爭方面,即時零售已成兵家必爭之地,今年以來,美團、淘寶、抖音等都加大投入力度。以美團為例,截至今年二季度,自營即時零售業務小象超市開設超過 680 個前置倉,絕大部分位於一線城市。

可以確定的是,隨着京東持續推進即時零售戰略,即時零售賽道或將迎來新一輪改變。

屬於京東的時代還能否重新回來,需要在時間中驗證,但達達所代表的即時零售會是一個巨大的機會,京東的新副本開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