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organ Stanley deeply decodes the catalysts for Tesla's stock price surge to $800: AI and the Sino-US autonomous driving game

摩根士丹利分析團隊認為,特斯拉股價有強勁上行潛力,基準目標價為 410 美元,最樂觀情景下可達 800 美元。特斯拉的價值在於其前沿技術組合,包括人工智能、自動駕駛和人形機器人等。分析師預測,特斯拉將成為 AI 時代和中美自動駕駛技術競爭的主要受益者,未來 12 個月內股價大幅上漲前景樂觀。
智通財經 APP 獲悉,華爾街金融巨頭摩根士丹利近日發佈兩篇重磅研報,共同揭示出全球電動汽車與自動駕駛、AI 人形機器人領域的絕對領軍者特斯拉 (TSLA.US) 股價上行潛力無比強勁,重申基準目標股價 410 美元,最積極看漲情景下的目標股價則高達 800 美元。截至週二美股收盤,特斯拉股價收於 343.820 美元,意味着在摩根士丹利分析團隊看來特斯拉未來 12 個月內股價大幅上漲前景相當樂觀。
亞當•瓊斯領導的摩根士丹利分析團隊預測特斯拉將成為 AI 時代以及中美自動駕駛技術博弈之下的最核心受益公司,主要基於 FSD 自動駕駛系統深度普及、Robotaxi 完全自動駕駛出租車網絡,以及無比龐大的 AI 人形機器人業務——摩根士丹利預計其市場規模可能遠超當前全球汽車市場。
摩根士丹利 (以下簡稱 “大摩”) 分析團隊認為,特斯拉當前的高市值與相比於車企高得多的估值仍難以用傳統業務盈利來支撐,投資者們普遍只給其汽車業務估值 50-100 美元/股的基準便戛然而止,這種侷限如同僅將亞馬遜視為普通的線上零售商或把蘋果看作一家硬件製造商。大摩表示,特斯拉價值的核心邏輯在於其 “一系列最前沿初創業務組合”——人工智能大模型、自動駕駛網絡、人形機器人、電池能源、儲能等未來潛力。

隨着 ChatGPT 持續火遍全球以及 DeepSeek 引領的以 “極低成本” 和不輸 OpenAI 的 “高能效” 為核心的全新 “AI 大模型算力範式” 掀起新一輪 AI 浪潮,人工智能大模型開始與醫療、金融和教育等各行業,以及與消費電子等應用終端深度融合,人類社會進入 AI 紀元。在大摩看來,擁有 Dojo 人工智能超算系統以及 Optimus 機器人 (擎天柱人形機器人) 體系的特斯拉將是最大受益者之一。
特斯拉擁有世界一流的 AI 團隊,並且馬斯克本人創立並領導的 AI 新勢力 xAI 所推出的 Grok 系列 AI 大模型,未來或將與特斯拉的人工智能超算體系進行深度融合。特斯拉已經開發出 FSD(完全自動駕駛)、Dojo 超級計算機和定製化 AI 芯片。特斯拉基於 Dojo AI 超算體系所打造的 FSD,有了 Grok 最先進大模型的接入相當於 “大腦迎來智力等級提升”,對於需要在極短時間內根據視覺場景做出極速推理能力的 Optimus 來説也可謂是強勁催化劑。
在大摩看來,中美在自動駕駛領域的長期博弈也將是特斯拉估值與基本面擴張的重大催化劑。特斯拉以及美國傳統車企們 “All-in 自動駕駛” 將是對抗中國電動汽車價格戰的必然選擇,而特斯拉憑藉在自動駕駛領域的長期深度佈局以及特朗普政府對於自動駕駛監管方面的鬆綁,有望助力特斯拉 FSD 自動駕駛系統以訂閲模式滲透至底特律三巨頭等美國汽車製造商們。
此外,與大摩分析團隊交流的許多美國汽車行業業內人士都非常樂意與中國電動汽車企業合作,尤其是在美國本土 “導入” 後者的關鍵製造能力以及自動駕駛技術,而特斯拉憑藉無比龐大的美國道路測繪數據以及算力規模持續擴大的 AI 數據中心,有望在數據和 AI 算力方面的敏感問題層面與中國電動汽車或自動駕駛相關企業達成深度合作,特斯拉還有可能在承接中國 BEV 製造技術美國本土化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AI 紀元已經到來,特斯拉有望開拓史上最大規模 TAM 市場之一
“AI 投資邏輯” 近期在全球股票市場重新發酵,或者説是 AI 這一自 2023 年以來全球範圍內最熱門投資主題在中美貿易達成積極共識後重獲全球資金聚焦與青睞,也是近年來持續深耕 AI 領域的電動汽車與自動駕駛霸主特斯拉股價反彈的重要邏輯。
全球首富馬斯克所掌舵的特斯拉基於 Dojo 人工智能超算體系打造出的愈發成熟完全無人駕駛版本 FSD,以及基於 FSD 的 Robotaxi 完全無人自動駕駛出租車體系,使得特斯拉長期位列 “熱門 AI 概念股”。特斯拉持續向人工智能 (AI) 以及 “AI+ 人形機器人” 等前沿科技領域的多元化發展步伐,也是一些華爾街投資機構長期看漲特斯拉股價的核心邏輯。
從資管巨頭景順 (Invesco) 在第一季度大舉增持美股七大科技巨頭的資金動向來看——尤其是愈發青睞微軟、英偉達、亞馬遜以及特斯拉,該資管巨頭可謂非常認可 “AI 投資邏輯”,即市場對於 AI 算力基礎設施與 FSD 等 AI 應用軟件的持續強勁需求有望推動相關科技公司業績與估值邁入新一輪增長軌跡,這也是深度佈局 AI 的七大科技巨頭自 2023 年以來持續領漲美股的核心邏輯。
大摩分析團隊表示,將特斯拉視作 “多個初創企業的組合”,對於公眾投資者們而言是個棘手的問題。特斯拉當前約 1.1 萬億美元市值中,大部分對應的業務板塊要麼披露不足,要麼根本沒有公開數據,抑或尚未真正推向市場。僅憑這一點,在當下市場波動和不確定性中管理這樣一個業務組合就已風險重重。而更大的挑戰在於:還必須給這些 “尚無收入” 的業務估值,這也是為何部分公眾投資者以及一些傳統資管巨頭對於特斯拉長期持謹慎立場的核心邏輯。
但是在大摩分析團隊看來,特斯拉股價仍然非常有望衝擊 800 美元的牛市情景目標價,前提是特斯拉至少需要達到 20 美元的每股收益 (EPS),這就要求馬斯克領導的特斯拉必須在電動汽車/Robo 自動駕駛出租車業務之外的更多領域中成功落實其自動駕駛戰略。
比如,基於 Dojo AI 超算系統 FSD 滲透率大規模擴張——大摩預計到 2030 年代中期,特斯拉全球汽車保有量將接近 5,000 萬台,每月 100 美元的每車平均收入 (ARPU,可能來自 FSD 自動駕駛訂閲、充電、互聯功能、升級、內容服務、二手車銷售、零部件/維修服務、軟件授權等),甚至將囊括可能由特斯拉與 xAI 攜手打造的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擎天柱人形機器人銷量遠超預期。
馬斯克週二接受採訪時表示,他不排除將旗下電動汽車公司和人工智能初創公司 xAI 合併的可能性。當被問及特斯拉和 xAI 是否有合併的可能性時,馬斯克表示 “一切皆有可能”,儘管目前 “沒有這樣做的計劃”。他説:“這並非不可能,但顯然需要特斯拉股東支持。” 馬斯克在今年 1 月的一次直播中曾表示,xAI 的 AI 聊天機器人 Grok 將被包括在特斯拉的汽車中,但沒有給出具體的發佈日期。
“我們交流的大多數汽車和機器人專家都認為,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遠大於當前全球汽車總市場 (TAM)。” 大摩分析團隊在研究報告中寫道。
大摩在研報中提到,全球勞動力約有近 40 億人,年均薪資約 1 萬美元——對應約 40 萬億美元的勞動力市場。一台擎天柱人形機器人若以 5 美元/小時的成本租用,可替代兩名薪資 25 美元/小時的人類工人——據此計算每個人形機器人價值大約 20 萬美元的淨現值 (NPV)。美國勞動力市場約有 1.6 億從業者。保守估計,每有 1% 的勞動力被類人機器人取代,就相當於創造逾 3,000 億美元的價值,摺合提升特斯拉約 100 美元/股市值。因此對於特斯拉未來股價與市值前景來説,擎天柱人形機器人帶來的提振堪稱驚人。
大摩表示,隨着我們踏入 AI 時代,特斯拉未來所瞄準的市場空間可能前所未有地龐大,有望開拓出史上最龐大的 TAM 市場——人形機器人。以下是大摩分析團隊給出的 10 點關鍵洞察:
隨着軟件變得更加 “智能化賦能”,機器人正成為現實世界的真實代理人。
所有的電動化機器相當於 AI 大腦的實體 “插座”。
任何能夠被自動化的機器最終都會被自動化 (也許包括你自己)。
如果一家企業能攻克汽車的完全自動駕駛,那麼萬物的自主運行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AI 人形機器人只是數以千計的具身人工智能形態之一。
更廣義而言,任何能夠採集光子、感知環境、學習、導航或操控三維空間的機器都屬於具身 AI 的範疇。
具身 AI 與國家安全通過 “雙重用途” 屬性緊密相連。
具身 AI 甚至有可能形成自然壟斷和公用事業式網絡,其潛在市場規模將以十萬億美元計。
大摩提到的 “具身 AI”,指的是以 “AI 人形機器人” 為核心代表的具身 AI 這一最前沿機器人科技領域。
國際大行德意志銀行 (Deutsche Bank) 近日在一份研報中表示,人形機器人將在未來十年內迎來大規模機器人生產和廣泛應用;德銀分析團隊預計到 2035 年,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 750 億美元,以及到 2050 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 1 萬億美元,全球銷量可能突破 7000 萬台。

中美自動駕駛博弈開啓,特斯拉有望成最大受益者
摩根士丹利分析團隊指出,中國廠商們或已贏下電動車硬件端以及整車製造之戰,特斯拉等美國廠商正轉而孤注一擲於自動駕駛軟件領域的激烈競爭。
大摩表示,小米 YU7 只是最新的一個跡象,表明中國科技公司正將電動汽車的性能和成本帶到全新的水平,中國也許已經贏得了電動汽車整車製造領域的戰爭,那麼中美之間誰能最終贏得自動駕駛領域的競爭將至關重要。
在大摩看來,中美在自動駕駛領域的長期博弈也將是特斯拉估值與基本面擴張的重大催化劑,搭載 FSD 系統的特斯拉,或將是小米、比亞迪等電動汽車巨頭們在中國,甚至全球自動駕駛領域的最強競爭對手。大摩強調,隨着完全無人駕駛的 FSD 所帶來的訂閲營收與特斯拉車型需求增長,以及特斯拉品牌的 Robotaxi 自動駕駛出租車網絡遍佈全球,特斯拉估值有望持續擴張。
大摩分析團隊在研報中提到:“尚未聽聞有哪位汽車業 CEO 認為僅靠美國政府關税就能把中國電動汽車技術完全擋在美國市場之外。我們所交流的許多業內人士都非常樂意與中國電動汽車領軍企業合作,在美國本土 “導入” 後者的關鍵技術,但是需要注意數據和 AI 算力等敏感問題)。”
對於特斯拉來説,憑藉在美國道路上的特斯拉汽車獨家擁有的無比龐大的美國道路測繪數據,以及算力規模持續擴大的 AI 數據中心,有望在數據和 AI 算力方面的敏感問題層面與中國電動汽車或自動駕駛相關企業達成深度合作,為中國自動駕駛平台進軍美國市場鋪平道路,進而為特斯拉帶來新的創收引擎。
大摩還表示,西方傳統車企正尋找新途徑來提高美國本土生產規模、改善資本效率、降低執行風險,而與這些中國電動汽車廠商開展戰略合作正變得具有吸引力,特斯拉則非常有可能在承接中國 BEV 製造技術本土化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