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actual GDP annualized quarter-on-quarter preliminary value for the U.S. in Q2 is 3%, better than expected, and the PCE price index is 2.5%

剔除通脹因素後的 GDP 以年化 3% 的速度增長,不僅徹底扭轉了第一季度的萎縮(-0.5%),還大幅超出市場預期的 2.6%。主要由兩股力量推動:一是進口大幅下降,二是消費者支出保持韌性。
受消費者支出小幅回升和年初搶進口大幅降温的推動,美國經濟活動在二季度顯著反彈。
美國經濟分析局(BEA)週三公佈的初步數據顯示,剔除通脹因素後的 GDP 以年化 3% 的速度增長,不僅徹底扭轉了第一季度的萎縮(-0.5%),還大幅超出市場預期的 2.6%。

同時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二季度核心個人消費支出 (PCE) 物價指數年化季環比初值 2.5%,較前值的 3.5% 大幅下降,但高於預期的 2.3%。通脹反彈,將讓美聯儲在利率政策上更加謹慎。
進口大幅下降,推動二季度 GDP 逆轉頹勢
數據顯示,第二季度美國通脹調整後的實際 GDP大增,主要由兩股力量推動:一是進口大幅下降,二是消費者支出保持韌性。
根據美國經濟分析局(BEA)公佈的數據,第一季度美國 GDP 之所以錄得-0.5% 的萎縮,核心原因在於進口激增,而這在 GDP 核算中屬於 “扣項”。換句話説,那一輪經濟下滑並不是內需疲軟所致,反而是在消費穩定的背景下企業 “搶進口貨” 造成的統計性下滑。
而到了第二季度,進口回落,使得淨出口對 GDP 的拉動高達 5 個百分點,為歷史罕見。
與之同時,消費者支出增長 1.4%,雖然略低於預期的 1.5%,為連續兩個季度以來最温和的增長。值得注意的是,更能反映內需狀況的私人國內最終銷售僅增長 1.2%,為 2022 年底以來最慢水平,顯示真實需求動能正在邊際減弱。
消費依舊是關鍵支柱,汽車與服務支出小幅回暖
雖然整體消費增速放緩,但從結構來看,耐用品消費(尤其是汽車)有所回升,服務需求也呈現改善。包括 Chipotle 和美聯航在內的多家企業在財報中提到,消費者信心回升正在帶動支出回暖。
不過,支出回升的背景也與政治環境趨穩相關。特朗普政府近期與歐盟、日本等關鍵貿易伙伴達成了協議,部分緩解了市場對關税擴大的擔憂。企業普遍反饋,對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的感知正在下降,這有助於投資與消費回暖。
美聯航 CEO Scott Kirby 在 7 月 17 日的電話會議中指出:“更清晰的政策預期讓市場和企業能在更小的波動區間內做出規劃,而這種確定性正帶來需求的實質性拐點。”
企業投資和出口都出現下滑,房地產走弱,庫存拖累增速
不過,經濟復甦並非沒有隱憂。企業投資和出口都出現下滑,反映出在高利率、外部需求放緩的環境下,部分增長動力正在減弱。
二季度非住宅固定投資增速回落至 1.9%,遠低於第一季度的高點。儘管特朗普本月簽署了將 2017 年税改永久化的預算案,並保留了對企業投資的激勵,但企業支出熱情明顯降温。
房地產仍是經濟中最大拖累之一。住宅投資年化下降 4.6%,為 2022 年以來最差表現。高利率環境下,購房者與開發商都在等待更便宜的融資條件,而春季銷售季則創下 13 年來最差記錄。
同時,庫存變化對 GDP 構成3.17 個百分點的負面拖累,為 2020 年以來最大。這一變化反映了企業年初搶購帶來的庫存積壓,在第二季度逐步被清理。

數據背後,是復甦,還是幻覺?
表面看,美國第二季度經濟增速強勁,足以粉碎 “陷入衰退” 的悲觀預期;但深挖數據可見,內需降温、通脹反彈與投資疲軟的三重隱憂並未消除。
正如一位市場分析師所説:“這是一份看上去 ‘很強’ 的數據,但也可能是貿易噪音下的假象。”
接下來還將公佈消費者支出、通脹以及非農就業等關鍵指標,將進一步揭示經濟內在動能。
對於美聯儲而言,強於預期的 GDP 數據雖然意味着 “軟着陸” 概率上升,但同時也削弱了年內迅速降息的理由。分析人士普遍預計,美聯儲本週將維持利率不變,等待更多數據來驗證經濟走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