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 IP momentum is strong, with bottlenecks in supply rather than demand. Morgan Stanley: Don't miss the opportunity for a pullback in POP MART

大摩稱,公司新 IP 產品線表現強勁,包括 Crybaby、Twinkle Twinkle 等熱門產品頻頻斷貨,瓶頸在供給而非需求疲軟。公司積極拓展跨界合作和全球化佈局,預期 2025 年收入增長 138% 至 310 億元。全球 IP 市場規模達 8000 億美元,泡泡瑪特份額僅 2.3%,成長空間巨大。該行維持” 增持” 評級,目標價 365 港元,較當前有 48% 上漲空間。
摩根士丹利最新建議:把握泡泡瑪特回調的良機!
8 月 2 日,據追風交易台消息,摩根士丹利最新研報稱,在投資者擔憂泡泡瑪特在 Labubu 熱潮後勢頭放緩之際,新 IP 產品線表現強勁,產品頻頻斷貨並非需求疲軟,而是供給瓶頸凸顯的價值體現。
與此同時,大摩強調,泡泡瑪特近期創新舉措頻頻,與品牌合作拓展邊界,全球化步伐加快,且泡泡瑪特的估值優勢明顯,再加上全球 IP 市場空間巨大,滲透率仍處低位,未來成長空間巨大。
基於這一觀察,大摩認為當前股價回調為投資者提供了難得的入場機會,維持"增持"評級和 365 港元目標價,較當前 246 港元股價仍有超過 48% 的上漲空間。
泡泡瑪特近日連續調整,剛剛過去的 7 月累計跌幅接近 8%,不過今年迄今仍然大漲超 170%。最新收盤報 243.2 港元/股,曾在 6 月 12 日創下紀錄高位 283.4 港元/股。

新 IP 產品線表現強勁,供給瓶頸凸顯價值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指出,儘管部分投資者認為泡泡瑪特在 Labubu v3 之後勢頭有所放緩,但公司持續推出受歡迎的新產品。
大摩調研數據顯示,過去三個月推出的眾多產品在微信抽盒機和微信商店中迅速售罄,這表明非 Labubu IP 的銷售同樣受到供應限制而非需求不足的制約。
研報稱,除了全球爆紅的 Labubu 外,新興 IP 如 Crybaby 和 Twinkle Twinkle 同樣表現強勁,有望下一個閃耀的頂級 IP,同時傳統熱門 IP 如 Molly、Skullpanda、Molly、Dimoo 和 Hirono 也表現良好。
具體來看,公司自有 IP 產品中,Twinkle Twinkle 的"Bee Your Honey"手辦 (售價 199 元人民幣)、Crybaby 的多款產品 (售價 79-199 元人民幣)、Molly 系列的多個產品線均出現斷貨。第三方授權 IP 產品如海綿寶寶、史迪奇等同樣供不應求。
摩根士丹利強調,這種供需失衡並非需求疲軟的信號,而是公司產品吸引力的體現。
品牌合作拓展邊界,全球化步伐加快
研報詳細列舉了泡泡瑪特近期的創新舉措,包括與知名品牌的跨界合作:
與歌帝梵合作設計 Labubu 冰淇勺、與蕭邦推出融入經典冰塊設計的特別版 Dimoo 手辦、與優衣庫設計 Labubu 圖案 T 恤,以及與知名歌手周深合作設計手辦產品。
此外,公司還在上海和北京開設了兩家官方 POPOP 門店,在 Pop Land 引入了 Twinkle Twinkle 角色表演,進一步發展其他業務板塊。
全球化佈局方面,泡泡瑪特在德國柏林開設首家門店,當地媒體報道稱"排隊長達數百米";在澳大利亞墨爾本開設 Skullpanda 主題店。
大摩認為,這些舉措表明公司在關鍵城市的 IP 和產品受到全球消費者歡迎,已準備好在所有全球市場捕獲消費者需求。
財務數據強勁,估值優勢明顯
根據摩根士丹利的財務預測,泡泡瑪特 2025 年預期收入 310.46 億人民幣,同比增長 138%;2026 年預期收入 429.94 億人民幣,同比增長 38%。
調整後淨利潤方面,2025 年預期為 98.21 億人民幣,增長 205%;2026 年為 139.65 億人民幣,增長 42%。
毛利率持續改善,從 2024 年的 66.8% 提升至 2025 年預期的 71.5%,2026 年進一步升至 72.5%。營業利潤率也從 2024 年的 31.5% 大幅提升至 2025 年預期的 42.0%。

研報指出,2025 年預期市盈率 31 倍,2026 年降至 22 倍,對應約 210% 和 45% 的盈利增長。大摩稱,很少有大型全球高增長股票以 22 倍 2026 年預期市盈率交易,凸顯泡泡瑪特的估值優勢。

全球 IP 市場空間巨大,滲透率仍處低位
摩根士丹利估算全球 IP 產品市場規模約 800 十億美元且持續增長。對比來看,迪士尼授權 IP 產品零售額約 423 十億美元,樂高 182 十億美元,而泡泡瑪特 2024 年僅為 18 十億美元,全球市場份額僅 2.3%,未來成長空間巨大。

該行認為泡泡瑪特正朝着成為"萬代南夢宮 + 樂高 + 迪士尼"組合體的方向發展,其成長故事仍處早期階段。
“公司強大的 IP 產品飛輪效應和高效的直銷模式是成功進行全球擴張的核心基礎,90-95% 的銷售為直接面向消費者,能夠有效獲取實時數據指導供應調整。”
回調提供入場良機,維持 “增持” 評級
綜合所述,大摩認為,泡泡瑪特當前的回調提供了入場良機,維持"增持"評級和 365 港元目標價,對應 2025 年預期市盈率 46 倍。大摩設定了三種情景:
基準情況下目標價365港元(46 倍 2025 年市盈率),牛市情況下目標價482港元(50 倍 2025 年市盈率),熊市情況下目標價161港元(22 倍 2025 年市盈率)。
這意味着當前泡泡瑪特 246 港元的股價股價對應基準目標價有超過 48% 的上漲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