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vidia CEO Jensen Huang Just Gave Meta Investors Great News -- or Did He?

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最近評論了 Meta 在人工智能研究人員方面的積極招聘,暗示如果擁有 150 人的團隊,他們可能會與 OpenAI 的 ChatGPT 相抗衡。儘管黃的言論似乎表示支持,但並沒有明確支持 Meta。儘管 OpenAI 快速增長,Meta 的超級智能實驗室仍需證明其競爭能力。投資者對 Meta 從元宇宙轉向人工智能的轉變反應積極,但股票近期的回調可能表明對其長期潛力的誤解。考慮到其人工智能前景,目前的估值為 Meta 股票提供了強有力的買入機會
每隔幾十年,科技界都會被一位具有遠見的世代領袖所重塑,他似乎總能在未來真正展開之前就預見到它的到來。現在,最重要的科技人物可能就是 英偉達 的首席執行官黃仁勳。
黃仁勳對人工智能(AI)的理解並不僅僅是從技術角度出發。他談論它的方式更具思辨性。
除了黃仁勳,另一個值得密切關注的科技領袖是 Meta Platforms 的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在過去幾周,Meta reportedly 正在進行一場激進的招聘活動,從 OpenAI、Alphabet、GitHub 和 Apple 挖走頂尖的 AI 研究人員。
黃仁勳最近在億萬富翁風險投資家查馬斯·帕利哈皮提亞主持的 All-In Summit 上談到了 Meta 的招聘策略。
雖然黃仁勳對 Meta 的評論總體上聽起來是支持的,但我認為在扎克伯格尋求在 AI 領域與競爭對手抗衡時,有一些關鍵的細微差別需要指出。
讓我們深入探討黃仁勳的評論,並評估這對 Meta 投資者可能意味着什麼。
黃仁勳剛剛對 Meta 説了什麼?
在一段分享在社交媒體上的視頻剪輯中,黃仁勳分享了他對 Meta 最近招聘潮和據報道的數千萬美元簽約獎金的看法。
黃仁勳表示,大約 150 名研究人員和適當的資金團隊可能會建立一個與 OpenAI 的 ChatGPT 相競爭的平台。為了支持他的説法,他解釋説,幾個與 ChatGPT 競爭的現有 AI 模型是由與扎克伯格據報道正在組建的 Meta 超級智能實驗室(MSL)相似規模的團隊構建的。
從表面上看,這聽起來像是 Meta 剛剛獲得了來自英偉達的信任投票,英偉達曾被稱為 “AI 之父”。但這_真的_是這樣嗎?
我認為黃仁勳的評論可能並不如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黃仁勳沒有説的事情
作為一傢俬人公司,OpenAI 並不需要公佈其財務或運營指標。然而,根據 CNBC 的報道,OpenAI 現在擁有 300 萬名付費企業客户和 100 億美元的年度經常性收入(ARR)。為了讓這個數據更具參考性,OpenAI 的 ARR 在去年估計約為 55 億美元。
這些數字顯示,該公司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幾乎將其 ARR 基礎翻了一番,突顯了 OpenAI 在客户獲取和加速增長趨勢方面的能力,儘管面臨來自 Anthropic、DeepSeek 和 Alphabet 等其他大型語言模型的激烈競爭。
這些細微差別很重要,因為 Meta 超級智能實驗室不僅需要推出某種產品,還需要證明它能夠應對產品執行、客户獲取和與具有強大先發優勢的競爭對手競爭的挑戰。
儘管黃仁勳似乎對更多公司推出與 OpenAI 直接競爭的產品充滿信心,但我認為他的評論並沒有明確支持 Meta。相反,我認為他更簡單地暗示 Meta 在其征服 AI 領域的過程中進行了戰略投資。
現在 Meta 股票值得購買嗎?
正如下圖所示,幾年前 Meta 的市盈率(P/E)經歷了大幅擴張。在此期間,管理層實施了顯著的成本削減,特別是在元宇宙部門。它做出了戰略決定,將這些節省的資金重新分配到 AI 項目中。

META 市盈率數據來源於 YCharts。
鑑於上述趨勢,我認為投資者歡迎從元宇宙轉向 AI 的轉變,並開始將一些上行空間納入定價。然而,在過去的 18 個月裏,Meta 的市盈率水平大幅回落。
在我看來,這一估值重置表明投資者可能沒有充分認識到扎克伯格和管理團隊幾年前奠定的基礎。換句話説,市場可能過早地買入了該股票,卻忽視了 AI 機會的長期上行空間。
隨着 Meta 超級智能實驗室的創建和一批明星人才準備構建和推出新的 AI 驅動服務,Meta 可能正處於一次巨大的轉型邊緣,而這一點在估值上仍未得到充分反映。
在目前的水平上,我認為 Meta 股票在這個價格下是一個顯而易見的購買機會,因為我認為該公司在 AI 方面的上行空間目前在很大程度上被低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