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re "strongly bearish" major bank, UBS: bearish on the US economy, bearish on the US dollar, bearish on US stocks

華爾街見聞
2025.08.13 07:53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瑞銀預測,美國 GDP 增速從二季度 2.0% 急劇放緩至四季度 0.9%,遠低於市場預期。美元方面,維持長期熊市觀點,指出美國淨投資頭寸已達 GDP 的-88%,為新一輪美元牛市開始前的修正創造了條件。美股方面,警告估值過高、科技股集中度風險及關税影響被低估,設定 MSCI 全球指數年末目標 960 點,並警告近期存在明顯下行風險。

罕見的 “三重看空”!這家投行為何堅定看空美國經濟、美股和美元?

8 月 13 日,據追風交易台消息,瑞英在最新研報中展現出罕見的"堅定看空"立場,對美國經濟、美元和美股同時發出警示。

該行預測美國 GDP 將從二季度的 2.0% 年增長率急劇放緩至四季度的 0.9%,遠低於經濟學家一致預期的 1%。同時,瑞銀預計年底前利率將下降 1%,是市場預期的兩倍。

在美元方面,該行維持長期熊市觀點,認為美國淨投資頭寸已達 GDP 的-88%,為新一輪美元牛市開始前的修正創造了條件

對於股市,瑞銀對美股的謹慎態度體現在估值與定位擔憂、科技股集中度等多個方面。瑞銀設定 MSCI 全球指數年末目標為 960 點,2026 年末為 1000 點,但警告近期存在明顯下行風險。

美國經濟急劇放緩成定局

瑞銀強調,儘管投資者對美國經濟急劇放緩仍存疑慮,但多項指標顯示放緩不可避免。

該行指出,私營部門工作小時數出現急劇下降,這通常先於就業增長疲軟。ISM 就業指數也比 PMI 就業指數表現更為疲弱。

瑞銀預測美國 GDP 將從二季度的 2.0% 年增長率大幅放緩至四季度的 0.9%,明顯低於經濟學家一致預期的 1%。研報指出,支撐這一判斷的理由包括:

關税上調前的購買需求透支、超額儲蓄消耗殆盡、移民放緩、《基礎設施投資和就業法案》在 2025 年構成小幅財政拖累,以及債務展期時有效利率上升。

不過,瑞銀也在報告中特別指出,儘管美國經濟存在上行風險,但經濟放緩趨勢難以避免。該行在報告中指出推動經濟上行的潛在因素包括:

  • 股價上漲 10% 通過財富效應為 GDP 增加 0.6%-1%;
  • 生成式 AI 相關資本支出:瑞銀預測超大規模公司今年資本支出將增長 60%;
  • 投資回流美國:韓國、日本和歐盟在近期關税談判中承諾的投資相當於未來 3 年 GDP 的 5%;
  • 寬鬆的金融條件。

大幅降息預期與市場分歧

瑞銀預測年底前利率將下降 1%,而市場共識僅為 50 個基點,這一分歧極為顯著。

該行認為,美國工資增長(以自願離職率為最佳代理指標)和通脹預期(以紐約聯儲和 5 年期 5 年遠期通脹預期為代理指標)表現良好,使美聯儲能夠忽視關税引發的通脹上升。

瑞銀預測四季度核心 PCE 同比為 3.4%,而核心服務除住房外的 3 個月年化率在最新數據中為 2.3%。

報告稱,考慮到約 80% 的家庭債務和 73% 的企業債務為固定利率,經濟對短期利率的敏感性異常低,特別是如果美聯儲降息時債券收益率保持粘性。

美元長期熊市延續

瑞銀在美元問題上保持明確的看空立場。該行指出,美元通常以 10 年為週期波動,自 2011 年以來已上漲約 40%,但通常漲幅在 40%-70% 之間。

更關鍵的是,美國淨投資頭寸已達到 GDP 的-88%,瑞銀質疑:"這難道不必須在美元新一輪牛市開始前得到修正嗎?"

7 月份美元出現反彈(此前經歷了自 1973 年以來最差的 6 個月表現),引發部分投資者對美元長期熊市觀點產生了一些質疑。

對此,瑞銀在報告中解釋道,儘管美元面臨上行風險,包括關税政策(現在美元表現符合 4 月份的預期)、AI 技術採用和投資回流,但美元熊市的基本邏輯依然成立。

對於美元熊市的潛在影響,瑞銀預測如果美元進入長期熊市,新興市場將經歷類似 1992-1994 年的情形:首先新興市場央行降息,然後干預阻止貨幣升值但進行沖銷,最後沖銷放緩導致貨幣供應量增加和國內資產泡沫。

美股面臨多重風險挑戰

該行設定 MSCI 全球指數年末目標為 960 點,2026 年末目標為 1000 點,但警告近期存在明顯下行風險。瑞銀對美股的謹慎態度體現在多個方面:

1、估值與定位擔憂

瑞銀的 CTA 模型顯示,全球股票敞口接近歷史高位,美國綜合貝塔定位數據顯示中性偏多。

報告指出,幾乎所有客户都詢問了泡沫風險,瑞銀認為目前具備泡沫的 7 個先決條件中的 6 個,如果美聯儲如預期年底前降息 1%,將滿足所有 7 個條件。瑞銀估計有 25% 的概率出現尚未進入的泡沫。

2、科技股集中度風險

從盈利角度來看,約 70% 的盈利增長來自生成式 AI,市場普遍 “獎勵” 超大規模企業增加資本支出。

然而,瑞銀警告超大規模企業的資本支出佔銷售收入比例已接近 2000 年 TMT 企業的水平。

如果瑞銀分析師的預測正確,超大規模企業資本支出增長將從 60% 放緩至 2026 年的 16%,這將對科技股構成阻力。

3、關税風險被低估

瑞銀認為市場對關税風險存在自滿情緒,這可以從 UBS 關税受損者籃子在美國 (UBXXTTL) 和歐洲 (UBXETTL) 的價格表現看出。該行強調,美國僅佔全球貿易的 16%,許多非美國家正在相互減少貿易壁壘。

最後,報告稱,該行的客户們承認市盈率與信貸利差之間的關係保持緊密,但信貸利差目前處於歷史區間的低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