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zuho: The Bank of Japan still needs time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tariffs, and the end of the year is the earliest opportunity for interest rate hikes

瑞穗發佈研報稱,年底被認為是日本央行加息的最早時機。儘管部分理事會成員主張儘早加息,但日本央行仍需時間評估美國關税的經濟影響,預計至少需要兩到三個月。瑞穗指出,當前階段實際通脹與通脹預期均持續上升,基礎通脹正在上升,但加息的可能性在 9 月或 10 月較低。
智通財經 APP 獲悉,瑞穗發佈研報稱,年底被認為是日本央行加息的最早時機。瑞穗指出,日本央行 7 月貨幣政策會議摘要於 8 月 8 日發佈。在貨幣政策方面,摘要就物價提出了較為鷹派的觀點,包括 “與以往階段不同,當前階段實際通脹與通脹預期均持續上升,並伴隨企業利潤和工資的增加”,以及 “價格上漲的第二輪效應更可能出現,基礎通脹正在上升”。部分理事會成員——很可能是鷹派——主張儘早加息,認為 “從風險管理角度看,日本央行應及時上調政策利率”,“央行需要牢記,不應過於謹慎以致錯過加息的機會”。
但另一方面,不少意見仍顯示,日本央行打算花相當長時間評估美國關税的經濟影響。這些觀點包括,“即使日本與美國在關税問題上達成協議,基準情景仍未改變,即日本經濟增長將放緩,基礎 CPI 通脹的改善將暫時遲緩”,以及 “目前尚無來自各經濟體的充分數據來精確判斷貿易政策的影響。因此,日本央行應在有更多數據可用時再做政策決定”。
此外,還有觀點具體提到需要多長時間來判斷關税影響。這是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在記者會上未提及的。相關意見稱:“至少還需要兩到三個月評估美國關税政策的影響。如果美國經濟承受衝擊的程度超過預期,日本經濟的下行影響可能會保持在最小水平。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央行或許可以最早在年底退出當前的觀望立場。”
瑞穗表示,新聞報道突出強調了該評論的最後部分 (“最早在年底退出觀望立場”),並將其解讀為鷹派觀點,但這一時間表並一定意味着日本央行急於加息。聲明中提到的 “至少兩到三個月” 評估期,以及 “最早在年底” 退出觀望,意味着日本央行下一次加息不會早於 12 月,這似乎降低了 9 月或 10 月加息的可能性 (但需要注意,“兩到三個月” 的表述並未完全排除 10 月加息的可能)。相比市場目前估計的 10 月加息概率約 40%,這一表態顯得更偏鴿派。
有多條意見建議日本央行應將關注重點從基礎通脹轉向實際通脹,包括,“央行處於一個應將關於物價走勢的核心溝通從基礎通脹轉向實際物價走勢、物價前景、產出缺口和通脹預期的階段”,以及 “隨着基礎通脹接近 2%,實際通脹的重要性逐漸上升”(同時也指出 “儘管難以用某一個特定指標來精準衡量,但基礎通脹對央行實施貨幣政策而言是一個重要概念”)。
這些觀點似乎承認日本通脹已運行在 2% 以上,帶有一定鷹派色彩。但也需注意,鑑於預計觀測到的通脹將因大米和其他食品價格的基數效應消退,以及美元兑日元匯率見頂而顯著回落,更加重視實際通脹反而可能成為加息的掣肘因素。
總而言之,瑞穗認為,決定是否再次加息的關鍵因素,將是到 2025 年底通脹下降的幅度——這是日本央行似乎視為最早可能加息的時間點。該行依然認為,在日本央行評估關税影響期間,通脹率更可能顯著下降,從而使加息變得更加困難。
此外,瑞穗表示,美國就業數據表明勞動力市場開始走軟,這應有助於美聯儲恢復降息。此外,考慮到被視為鴿派的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斯蒂芬·米蘭 (Stephen Miran) 有望接替美聯儲理事阿德里安娜·庫格勒 (Adriana Kugler),美聯儲 9 月降息的可能性進一步上升。市場已計入 9 月降息概率超過 90%。瑞穗認為,雖然市場進一步消化降息預期的空間有限,但很難想象這種預期會輕易消散。
值得一提的是,瑞穗的日本同行野村證券也將其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提前至 9 月,原因是有跡象顯示通脹放緩、且就業市場出現初步裂縫。野村預計,美聯儲將在 9 月降息 25 個基點,隨後將在 12 月以及 2026 年 3 月再分別降息 25 個基點。該行認為,美聯儲在 9 月降息 50 個基點的可能性不大,因為 “儘管勞動力市場正在放緩,但幾乎沒有壓力的跡象,更廣泛的金融狀況仍然寬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