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ldman Sachs partners disclose: How 46,000 Goldman Sachs employees use AI assistants, the "biggest risk" is "over-reliance"

高盛合夥人 Kerry Blum 稱,每天使用 AI 處理 10 項任務,在技術問答、文檔總結、內容編輯和頭腦風暴四大領域顯著提升效率,每週節省數小時工作時間。然而,Blum 強調最大風險是” 過度依賴”,AI 只是工具非真理源泉,缺乏個人判斷和客户定製化服務能力。
在生成式 AI 深度融入銀行業的日常運營後,高盛合夥人 Kerry Blum 稱,AI 助手雖大幅提升效率,但 “最大風險是員工對其過度依賴”。
9 月 14 日,據報道,高盛今年 6 月向約 46000 名員工全面推出生成式 AI 助手平台高盛 AI 助手,已深度融入銀行業務的日常運營中。該行合夥人 Kerry Blum 表示,她每天使用 AI 工具處理多達 10 項任務。
據她透露,AI 助手在四個關鍵領域提升了工作效率:快速回答覆雜技術問題、總結密集文檔要點、編輯和完善書面工作以及頭腦風暴。她估計這項技術每週為她節省數小時工作時間。
然而 Blum 強調,銀行家必須認識到 AI"是工具而非真理源泉"。她表示:
"AI 工具最重要的侷限性可能是過度依賴的風險。我們必須承認它是一個工具,而不是真理的來源。"
AI 助手的四大應用場景
Blum 詳細描述了 AI 助手在日常工作中的具體應用。當她在向員工溝通新項目時遇到寫作障礙時,決定"與 AI 助手進行頭腦風暴",這次互動加速並改進了她的工作。
在一個具體案例中,她上傳了一份關於高盛結構化產品業務的詳細演示文稿,要求 AI 助手為具有不同業務熟悉程度的受眾撰寫三分鐘介紹。
"它識別出六個需要解決的關鍵要點,並提供了建議的評論和時間安排,我將其作為起點。"
AI 助手還在文檔處理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該工具能夠將原本需要數月完成的 IPO 文檔起草工作縮短至幾分鐘,或快速勾勒出多年投資計劃。
高盛還部署了新的 AI 翻譯工具,幫助員工快速翻譯複雜的金融術語,並以客户的主要語言提供信息。
報道指出,節省的時間讓 Blum 能夠將更多精力投入到與同事和客户的互動中。
"我可以把想要的內容或想法寫在紙上,然後讓 AI 工具完成最後的工作,這對我來説很有效率,然後讓我繼續下一個話題或花更多時間與我們的人員互動。"
"過度依賴"成最大隱患
儘管 AI 技術帶來顯著效率提升,但 Blum 強調其侷限性不容忽視。她認為,解決問題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受到個人經驗和長期積累的知識基礎影響,而 AI 工具無法完全替代這些因素。Blum 表示:
"AI 工具可能會提供一個基礎,但我需要疊加在任何特定情況下發生的獨特事情,這樣我就能確保得到最佳答案。該工具可能給出一個還可以的答案,甚至可能給出一個好答案,但現在我必須決定,這是否是對我客户的正確答案?"
她強調最終決策的責任仍在員工身上。銀行業作為一個要求苛刻的客户服務行業,收取數百萬美元費用,AI 工具可能缺乏至關重要的個人細緻入微的判斷。
與此同時,監管因素也在影響 AI 採用速度。
研究報告作者 Tomasz Noetzel 指出,銀行"處理大量數據,這就是 AI 如此有用的原因",但"其中一些數據可能被泄露或黑客攻擊,因此這既是治理風險,也是監管合規風險。"
據彭博上月發佈的銀行業調查顯示,70% 的受訪銀行表示生成式 AI 將在未來兩年內被廣泛使用或對其業務至關重要,而目前這一比例僅為 24%。
彭博智庫研究估計,未來 3-5 年內全球銀行可能因 AI 自動化削減多達 20 萬個職位。
Noetzel 的研究顯示,業界對 AI 影響的看法不一:一些受訪者估計其銀行將失去超過 10% 的員工,而另一些則表示將以同樣的幅度增加員工數量。
"這可能是關於消除一些工作,比如後台辦公室的工作,但員工可以接受技能提升並部署到不同的角色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