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ldman Sachs raises SMIC's H-share target price by 15%, expecting domestic demand to support production and average selling price

高盛將中芯國際 H 股目標價上調 15% 至 73.1 港元。這一樂觀預期主要源於對中國 IC 設計需求和人工智能趨勢的看好,預計這將強勁支撐中芯國際的產量與平均售價。該行同時上調公司 2028-2029 年營收及每股收益預測,並指出 2025 年第三季度營收環比預計增長 5%–7%,可能成為短期股價催化劑。
高盛上調中芯國際港股 H 股目標價 15%,看好其在人工智能趨勢和國內 IC 設計需求推動下的長期增長前景。
近日,高盛將中芯國際港股 H 股 12 個月目標價大幅上調 15% 至 73.1 港元,並維持對該股的買入評級。同時,基於 A 股和 H 股的估值溢價考慮,A 股目標價基本維持不變在 160.1 元人民幣。
分析師 Allen Chang 等表示,維持對中芯國際 2025-2027 年盈利預測基本不變,上調 2028 與 2029 年的營收和每股收益預測。其中,2028 與 2029 年每股收益預測分別上調 3% 與 7%,營收預測分別上調 0.4% 和 2%。
分析師指出,受中國 IC 設計公司和人工智能趨勢的推動,預計中芯國際的長期增長將更加強勁,這將支撐其產量和平均售價。該機構認為,國內集成電路設計需求的持續增長將為中芯國際帶來更多訂單機會。
短期催化劑可期
展望短期表現,高盛預計 2025 年第三季度的營收指引環比增長 5%-7% 等短期上升趨勢將成為股價催化劑。
分析師的樂觀預期主要基於人工智能應用需求的快速增長以及中國本土芯片設計公司對先進製程工藝需求的提升。隨着更多 AI 相關應用場景的落地,預計將推動對高性能芯片的需求,進而帶動代工廠商的產能利用率和定價能力。
而當前這一目標價上調反映了華爾街對中國半導體行業長期發展潛力的認可,特別是在全球供應鏈重構和技術自主可控趨勢下,本土芯片代工企業的戰略價值日益凸顯。
值得一提的是,中芯國際在過去一段時間已展現出穩健的財務表現。據華爾街見聞財報文章,中芯國際 2025 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 22.0% 至 44.56 億美元,毛利率提升至 21.4%,淨利率達 10.5%。其中,晶圓代工業務收入同比增長 24.6% 至 42.29 億美元。公司管理層表示,業績改善主要得益於銷售晶圓數量增加、平均售價上升以及產品組合變動的綜合效應。
產能擴張與結構優化並舉
中芯國際在產能建設和產品結構優化方面也持續發力。公司上半年新增近 2 萬片 12 英寸標準邏輯月產能,並持續專注於差異化平台建設,在 28 納米超低漏電平台、40 納米嵌入式閃存、65 納米射頻絕緣體上硅等多個技術平台穩步推進。
從收入結構看,公司半年報顯示,消費電子、智能手機以及工業與汽車應用均是重要的貢獻領域,其中工業與汽車應用佔比從去年同期的 7.7% 提升至 10.1%,反映出下游需求結構的積極變化。12 英寸晶圓收入佔比從去年同期的 74.5% 提升至 77.1%,顯示公司產品結構持續向先進製程優化。
展望下半年,中芯國際管理層表示,在國內外政策變化影響下,渠道加緊備貨、補庫存的情況預計將持續到三季度。儘管四季度是行業傳統淡季,但由於公司整體產能供不應求,放緩的量不會對產能利用率產生明顯影響。公司全年的目標是超過可比同業的平均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