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Merchants Securities: In H1 2025, the shipbuilding sector's stock price performance is under pressure, but we remain optimistic about the subsequent volume increase of mainstream ship types

智通財經
2025.09.16 07:55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招商證券發佈研報指出,2025 年上半年船舶板塊股價承壓,主要因短期訂單低迷和基金持倉比例顯著下滑。儘管如此,船舶股業績良好,前置訂單逐步兑現,增利大於增收。展望未來,主流船型訂單運力比偏低,美元降息可能緩解供求矛盾。整體來看,船舶板塊面臨新船訂單下滑及外部制裁影響,但機構投資者對中船系的佈局有所加大。

智通財經 APP 獲悉,招商證券發佈研報稱,2025 上半年船舶板塊的股價表現承壓,且基金持倉比例有較為顯著的同比下滑,股價表現較弱的核心原因在於上半年船市量、價低迷。儘管如此,船舶股業績喜人,前置訂單逐步兑現到業績,增利遠大於增收。展望後市,儘管短期訂單承壓,但主流船型,尤其是散貨船和中大型油輪的訂單運力比仍然偏低,仍有待放量,繼續推動船舶週期向上。而美元降息有望催化老齡化運力背景下的供求矛盾。

招商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招商證券指出,上半年船舶板塊股價表現承壓,多數未能跑贏滬深 300,典型中船系公司的 25Q2 基金持倉比例同比下滑,但環比 Q1 有所增長。2025 年受到新船訂單持續下滑 + 美國 301 法案對中國造船業制裁的影響,船舶板塊股價普遍承壓。

2025H1,相關上市公司中,僅中船防務 (A) 跑贏滬深 300,這得益於其港股的相對拉動。基金持倉的角度,以中國船舶為例,2025Q1 和 Q2 的基金持股比例分別同比下降 3.8pct 和 4.9pct。儘管如此,2025Q2 的基金持股比例環比 Q1 有較為顯著的提升,表明機構正在重新加大對中船系的佈局。

上半年船舶股的業績喜人,多數公司增利遠大於增收

業績大幅增長的核心原因在於 22 年左右的高價訂單逐漸進入密集交付期,且該階段的鋼材成本相較於 21 年已有相當程度的回落,共同貢獻了利潤端的剪刀差。此外,從中國船舶的重點子公司業績來看,外高橋、中船澄西等代表性的民營船廠在過去多個報告期中,均實現了淨利率與 ROE 的持續增長。

基本面層面,上半年船市景氣度較差,新簽訂單與新造船價均承受較大的下行壓力

首先,下游航運市場經歷顯著的運費低迷,主要船型運價半年均值同比跌幅均超 20%,LNG 船和汽車運輸船跌幅最大,油船環比有所上漲。其次,今年以來的所有月份,全球新簽訂單均有較大幅度的同比回落。在今年 5 月,全球新船訂單量下落至 167 萬 CGT,成為近 4 年來的單月最低水平。克拉克森全球新造船價格指數從 2024 年 9 月最高的 189.96 下滑至 2025 年 5 月的 186.69。

國內船市景氣度下滑主要歸因於美國 301 法案制裁 +24 年的部分訂單透支以及國內一線船廠相對較低的接單意願。長期來看,船舶行業正經歷短期低谷,但散貨船、油船的訂單運力比偏低,且船齡仍在持續積累,後續船市週期仍有望受益於主流船型的放量。

2025 年 6 月,散貨船和油船的訂單運力比分別只有 10.4% 和 15%,不僅遠低於集裝箱船的 39.4% 的水平,放到歷史來看,也處於底部區間。船舶週期的外在表現形式是分船型的輪動,在全球船隊中噸位佔比較大的散貨船和油船訂單未復甦,表明本輪週期仍遠未達峯值。BIMCO 預估未來十年的潛在拆解數量將達到 16000 艘船舶,合計 7 億載重噸 (DWT),高於此前預估的 15000 艘。這一數字相當於過去十年船舶拆解數量的兩倍、拆解載重噸的近三倍。

繼續推薦船舶板塊

儘管短期訂單承壓,但主流船型,尤其是散貨船和中大型油輪的訂單運力比仍然偏低,而美元降息有望催化老齡化運力背景下的供求矛盾。由此,繼續強烈推薦中國船舶 (600150.SH)、中國動力 (600482.SH),建議關注中船防務 (600685.SH)、中集集團 (000039.SZ)、亞星錨鏈 (601890.SH)、潤邦股份 (002483.SZ) 等造船 + 船舶配套設備公司。

風險提示

船舶更新換代不及預期;美聯儲降息不及預期;原材料或配套設備成本持續增長;全球航運碳減排進度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