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fter an on-site inspection of CATL, Morgan Stanley's conclusion: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is too strong, and the production capacity will reach 1TWh next year, with great energy storage potential

大摩認為,寧德時代自主研發製造產線具超過 2.5 萬個組件單元,日產 220 萬顆電芯,設 6800 多個質量控制點,每秒處理 34 萬次數據,配合分子級材料科學構建高壁壘。產能方面,當前利用率超 90%,正建設 250GWh 新產能,明年目標達 1TWh。儲能業務在全球市場可帶來 14 個百分點 IRR 溢價,潛力巨大。
摩根士丹利實地考察寧德時代後發佈報告,認為該公司自主研發的製造產線具有極高複雜性和智能化水平,加上先進的分子級材料科學,將持續構建高壁壘,形成質量溢價和成本競爭力。
據摩根士丹利報告,工廠日產 220 萬顆電芯,設置了 6800 多個實時質量控制點,每秒處理 34 萬次數據交易,打造智能工廠。寧德時代目前訂單充足,產能利用率超過 90%,正在建設 250GWh 新產能,目標明年產能達 1TWh。
在儲能系統 (ESS) 業務方面,寧德時代產品在全球市場能為客户帶來約 14 個百分點的 IRR(內部收益率)溢價,在中國市場帶來 7-8 個百分點溢價。大摩認為,寧德時代儲能潛力大。
摩根士丹利維持寧德時代"增持"評級,目標價 425 元人民幣,基於 2026 年預期 EBITDA 的 15 倍 EV/EBITDA 估值,較目前有 20% 的上漲空間。

極智製造構建核心壁壘
摩根士丹利在實地考察後指出,寧德時代工廠的製造效率樹立了高標準。日產 220 萬顆電芯的產能配合 6800 多個實時質量控制點,確保了高良品率和質量溢價。每秒 34 萬次的數據交易處理能力,打造出真正的智能工廠。
報告強調,這是寧德時代與其他製造商的關鍵差異所在:在創造成本優勢的同時,還擁有分子級別的先進材料科學。
當被問及競爭對手是否可能通過設備供應商複製寧德時代的生產線時,摩根士丹利認為,這將極其困難,因為生產線包含超過 2.5 萬個組件單元,複雜程度極高,且大部分為自主設計。
產能擴張鎖定未來訂單
寧德時代目前產能利用率超過 90%,正在建設 250GWh 新產能。
據摩根士丹利報告,公司目標 2025 年產能達 800GWh,2026 年達到 1TWh。憑藉這一產能規模,公司有望在未來幾年內滿足訂單需求。
海外產能擴張按計劃推進,匈牙利和印尼項目將於 2026 年投產,西班牙項目計劃 2027 年投產。公司管理層表示,海外工廠的盈利能力與國內市場相當甚至更好。
此外,公司預計 2027 年將實現固態電池小批量生產。管理層對明年電動汽車和儲能系統部署均持建設性態度。
儲能業務迎來產品升級
在儲能系統競爭格局中,寧德時代產品憑藉一流的衰減控制和能效表現,幫助客户提升項目經濟性。在全球市場,相比其他電池製造商能創造約 14 個百分點的 IRR 溢價,在中國市場則有 7-8 個百分點的優勢。
隨着系統產品分銷能力的提升,公司計劃在未來幾年改善儲能業務產品結構,包括更高毛利率的交流系統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