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CC: The Federal Reserve restrains interest rate cuts under supply constraints

智通財經
2025.09.18 00:07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中金公司研報指出,美聯儲在 9 月降息 25 個基點,符合市場預期,但未達到預期的 50 個基點。決策者對未來降息存在分歧,預計 10 月可能再次降息,但通脹上升將限制貨幣寬鬆空間。當前美國經濟問題在於成本上升,而非需求不足,過度寬鬆可能加劇通脹,導致經濟陷入 “類滯脹” 困境。

智通財經 APP 獲悉,中金公司發佈研報稱,美聯儲 9 月降息 25 個基點,符合市場預期。美聯儲較好回應了市場的關切,但也保持了剋制。此前期待的降息 50 個基點並未出現,決策者對於下一步降息存在較大分歧。往前看,由於就業數據過於疲軟,中金預計美聯儲或將於 10 月再次降息,但在這之後,通脹升温將使降息門檻越來越高,貨幣寬鬆空間也將受限。當前美國經濟的癥結並非需求不足,而是成本上升。過度的貨幣寬鬆非但無法解決就業問題,反而可能加劇通脹,使經濟陷入 “類滯脹” 困境。

中金公司主要觀點如下:

本次會議前,市場對於美聯儲降息有很高期待,由於勞動力市場疲軟,投資者普遍認為美聯儲現在必須出手,以防止就業數據進一步下滑。

我們認為美聯儲較好回應了市場的關切,但也保持了剋制。首先,從政策立場看,美聯儲如期降息,並將就業放緩作為降息的理由。貨幣政策聲明稱,決策者認為 “就業方面的下行風險有所上升”,儘管他們也認為 “通脹水平有所回升,且依然偏高”。換句話説,就業市場放緩的擔憂壓倒了對通脹的顧慮,成為政策調整的直接推動力。

然而,市場此前期待的降息 50 個基點並未出現。從投票結果來看,本週二剛剛就任理事的米蘭投下了反對票,因其主張應降息 50 個基點,這符合市場對其 “特朗普傳聲筒” 的預期。但此前在 7 月會議上傾向更早降息的沃勒和鮑曼,此次均未支持更大幅度的降息,這被視為 “不夠鴿派”。沃勒是下一屆美聯儲主席的熱門人選,鮑曼也是由特朗普所任命,他們的決策與米蘭保持 “距離”,有助於緩解市場對美聯儲獨立性的擔憂。

其次,從前瞻指引看,美聯儲年內可能進一步降息,但路徑並不明朗。點陣圖顯示,官員們對年底聯邦基金利率的預測中值為 3.6%,對應再降息兩次。但進一步看,在 19 名寫下利率預測的官員中,有一人主張年底前再降息 125 個基點(考慮到米蘭本次支持降息 50 個基點,這個偏離數據點可能是米蘭),另有 9 人認為再降息兩次,還有 9 人認為只降息一次甚至不再降息。換言之,若剔除 125 個基點的極端預測,官員們的意見幾乎對半分。這意味着年底前再降息一次概率更高,而降兩次則更像 “拋硬幣”。

整體來看,此次美聯儲的決策與前瞻指引較為穩健。儘管內部意見分歧明顯、博弈激烈,但鮑威爾依然保持了冷靜的態度。與此同時,美聯儲沒有表現出過度刺激的態度,而是繼續用數據説話,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市場對其聽命於總統的擔憂,有助於市場穩定。鮑威爾在記者會上的表現同樣剋制沉穩,可以説,他已經盡力展現了聯儲的獨立性與理性。

展望未來,我們預計由於就業數據過於疲軟,美聯儲或將於 10 月再次降息 25 個基點,但在這之後,通脹升温或將使降息的門檻越來越高,貨幣寬鬆的空間也將受限。

我們認為,當前美國經濟的癥結不在需求側,而在供給側;主要問題並非需求不足,而是成本上升。一個證據是就業數據已經疲軟,但消費仍保持韌性。如果是需求走弱所致,邏輯上應當先看到消費降温,隨後才傳導至就業,但現實卻相反:關税推高企業成本,迫使企業縮減招聘,導致就業放緩,而消費作為就業的滯後指標暫未受到顯著衝擊。另一個觀察是,就業增速下滑,但工資水平依然穩健,失業率也沒有大幅上升。這背後是移民政策收緊造成勞動力供給下降,同時關税衝擊壓縮了勞動力需求,雙重作用的結果。映射到宏觀層面則表現為總供給下降,而總需求的調整則相對滯後,物價承受上行壓力。第三個觀察是,當前人工智能(AI)和加密貨幣等領域的熱情依舊高漲,在局部可能已經出現了過度樂觀、過度投資跡象。這使得短期需求仍受到支撐,但也意味着通脹面臨上行壓力。

過度的貨幣寬鬆非但無法解決就業問題,反而可能加劇通脹,使經濟陷入 “類滯脹”。我們不排除這樣的情形:在關税與移民政策影響下,伴隨着美聯儲降息,通脹繼續抬升,同時就業復甦緩慢,進一步形成 “類滯脹” 態勢。當然,這種情景不會像上世紀 70 年代那樣嚴重,但其長期性、結構性和隱蔽性,同樣值得警惕。看遠一點,在逆全球化和地緣經濟博弈的大背景下,供給衝擊或長期存在,這些衝擊可能加劇經濟週期與市場波動,給貨幣政策帶來更多挑戰。

圖表 1:美聯儲對經濟指標的預測(2025-09)

資料來源:美聯儲,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2:美聯儲 9 月點陣圖

資料來源:美聯儲,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3:美聯儲貨幣政策聲明對比(2025 年 9 月 vs 2025 年 7 月)

資料來源:美聯儲,中金公司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