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baba ultimately clashed with Meituan

華爾街見聞
2025.09.19 11:37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淘寶到店團購業務即將上線。

作者 | 黃昱

編輯 | 王小娟

在淘寶閃購加入外賣混戰近 5 個月後,外界料定阿里一定會再次發力的到店團購業務,終於還是來了。

華爾街見聞獲悉,9 月 20 日,淘寶閃購的到店團購業務將在上海、深圳、嘉興這三個城市率先啓動試點,後續再全面鋪開。跟外賣業務一樣,到店團購業務也由淘寶閃購和餓了麼攜手佈局,但會同時在淘寶、支付寶、高德三個阿里體系內最大的流量端口上線。

自此,阿里也正式對美團核心業務形成全方位 “圍剿”。

不過,10 天前被阿里推到聚光燈下的高德,目前並不會成為阿里到店團購業務的運營主體。

在阿里要再發力的到店團購業務中,高德發揮作用除了引流外,還是其 10 天前發佈的掃街榜,就像美團的大眾點評榜單。這被外界視作阿里開啓到店團購業務的第一步。

此番加碼到店團購業務的黑布揭開,也正式宣告阿里並不會啓用曾經承載其到店業務的平台口碑。但對於上述信息,阿里方面暫未對華爾街見聞做出回應。

事實上,淘寶要佈局到店團購業務在業內早已不是秘密。華爾街見聞發現,在 8 月份時,就有多個業內人士在社交平台上透露淘寶將上線到店團購業務的消息。

不過一位餐飲業內人士告訴華爾街見聞,原本淘寶相關業務人員告知的團購上線時間是更早的,但因為一些原因延後到了 9 月 20 日。

從 4 月 30 日阿里將淘天旗下即時零售業務 “小時達” 升級為 “淘寶閃購”,到 9 月 10 日高德發佈掃街榜,再到即將上線的到店團購業務,阿里佈局本地生活的拼圖越來越完整。

顯然,阿里加碼到店團購業務,是其本地生活戰略的重要一步,核心目的在於構建 “到家 + 到店” 的完整生態,直指美團的利潤腹地,併為其電商主業尋求新的增長曲線。

高德算是為阿里加碼到店團購業務打響了第一槍。

9 月 10 日,高德地圖 APP,首頁上線了新功能 “高德掃街榜”,用户可以對商家進行綜合評分、排名。目前,該榜單涵蓋了多種業態,狀元榜有必吃美食、必去景點、必住酒店,掃街榜有煙火小店、地方小吃等等。

據介紹,高德掃街榜最大的特點是,根據近一年 5132 萬人的 13 億次導航,共計 228 億公里計算,通過用户多次反覆前往的 118 萬家店鋪篩選,結合芝麻信用計算的真實評價生成。

同時高德啓動 “煙火好店支持計劃”,通過發放超 10 億補貼等措施,鼓勵用户到店消費。

在當日的發佈會上,高德地圖 CEO 郭寧宣稱:“高德掃街榜永不商業化,真實是榜單的核心生命力,掃街榜的核心目標就是真實反映用户的選擇。”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 Gary Yu、Joanne Lau 在前不久的研報中指出:“高德掃街榜” 的模式和美團大眾點評高度相似,此舉是阿里重新發力到店業務的明確信號,將重塑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競爭格局。

那麼面對美團這樣一個到店團購的行業老大,阿里狙擊的底氣在哪裏?

長城證券分析師認為,到店業務與到家業務具備一定協同效應,例如到店和外賣的商家資源可以複用。此外,到店消費場景較外賣業務複雜度較低,較少了履約配送環節,利潤空間更大。

顯然,過去幾個月在外賣業務中取得的成績,也為阿里加碼到店業務增加了底氣。

在 8 月的財報會上,阿里巴巴中國電商事業羣 CEO 蔣凡首次詳解淘寶閃購戰略,他指出,淘寶閃購在訂單規模、用户規模、商家供給和運力等方面均超出預期,外賣到家訂單已行業領先,淘寶閃購在規模和心智上的階段性目標已經超預期實現,長期將在效率上實現行業領先。

據悉,今年 8 月,淘寶閃購的日訂單峯值達到 1.2 億單,週日均訂單量達到 8000 萬單,帶動閃購整體的月度交易買家數達到 3 億,對比今年 4 月增長了 200%。

另從商家供給側來看,蔣凡透露,過去一段時間,隨着業務規模的快速增長,大量新商户加入淘寶閃購,尤其是優質供給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對於淘寶核心的電商業務而言,外賣也是一門好生意,8 月前三週帶動淘寶 app 的月度活躍消費者同比增長 25%。

蔣凡預計,未來三年內隨着百萬品牌門店入駐,閃購和即時零售將為淘寶平台實現 1 萬億交易增量。

如今發力建設大消費平台,是在阿里集團層面和 “AI+ 雲” 齊頭並進的戰略。作為大消費平台中的一塊重要拼圖,阿里集團在到店團購業務上投入的決心想必也不會小。

從外賣延伸至到店,作為守擂者的美團也在積極反擊,這場本地生活服務的世紀大戰可能不會那麼快迎來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