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n continue to enjoy the AI bull market," but Nomura warns: now is not the time to give up on hedging

野村警告,儘管 AI 驅動的美股牛市基礎穩固且受多重利好支撐,但市場已積累顯著下行風險。當前投資者過度看漲,期權市場看漲需求激增,且科技巨頭間的 “循環投資” 模式令人擔憂。報告警告稱,市場處於極端淨多頭和負伽馬狀態,一旦出現催化劑,可能因去槓桿化引發快速劇烈回調,因此現在放棄對沖策略是危險之舉。
野村證券最新分析指出,儘管人工智能驅動的美股牛市基礎依然穩固,投資者仍可參與其中,但市場已積累了顯著的下行風險,現在放棄對沖策略將是危險之舉。
在策略師 Charlie McElligott 看來,當前市場正處於一場 “AI 引發的狂熱” 之中,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推動股指不斷創下歷史新高。這種持續的上漲正在迫使此前持懷疑態度的投資者追高買入,進一步助推了這輪漲勢。
然而,McElligott 警告稱,儘管對沖策略可能會拖累短期表現,但投資者 “現在絕不能放棄對沖”。他指出,市場在極端的淨多頭倉位、負伽馬、以及潛在的波動率擠壓風險下,正面臨顯著的 “下行凸性”(convexity to the downside),一旦出現催化劑,跌幅會因負伽馬、高槓杆和擁擠多頭被強制平倉而呈指數級放大,形成越跌越快的 “加速下墜” 曲線。

市場動態也印證了這一矛盾局面。一方面,期權市場的偏斜度(Skew)急劇下降,看漲期權需求相對於看跌期權保護大幅增加,顯示出強烈的看多情緒。但另一方面,技術指標顯示系統性資金流已為 “不對稱賣出” 做好了準備,增加了市場回調的脆弱性。

AI 狂熱背後,多重利好支撐牛市延續
野村認為,當前美股的牛市行情得到了多重因素的支撐。首先,美聯儲的政策重心已從抗擊通脹轉向關注勞動力市場,其鴿派轉向為市場提供了寬鬆預期。其次,美國及全球範圍內的財政刺激和大規模赤字支出仍在持續。
與此同時,美國高收入消費羣體財富充裕,成為消費的絕對主力。寬鬆的金融環境——包括美元走弱、證券投資組合價值處於高位、現金資產產生可觀收益、企業信貸利差極窄以及跨資產波動率被極度壓縮——也為市場提供了有力支撐。此外,得益於美國消費者的強勁表現,名義 GDP 保持在 5% 左右的健康水平,企業盈利也因此展現出驚人的韌性。
其中,以大型科技股為代表的 “AI 光環” 效應成為驅動市場風險偏好的核心主題。這些公司強大的現金流不僅支持了資本支出的蓬勃發展,還為規模空前的股票回購提供了資金,成為股市需求和波動率供給的最終來源。
警惕信號:循環投資模式引人擔憂
儘管牛市理由充分,但 McElligott 也指出了市場中一些令人不安的現象。他提到,近期科技巨頭之間的合作公告,揭示了一種日益危險的循環 “AI 收入/資本支出” 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巨頭們將數十億美元資金在彼此之間來回投入,進行資本重組。
這一現象在某種程度上讓人聯想到互聯網泡沫後期出現的 “供應商融資”(Vendor Financing)。不過,McElligott 也指出二者的關鍵區別:其一,當前的資本循環主要由現金而非債務驅動;其二,與當時缺乏清晰商業模式的互聯網 1.0 公司不同,如今的數據中心正在從真實用户那裏創造真實收入。儘管如此,這種模式的出現理應讓市場對當前的持續上漲感到一絲不安。

市場情緒指標:投資者正追逐上漲並增加槓桿
市場並未理會這些潛在風險,反而再次追逐美股指數的上行期權,呈現出 “價格上漲,波動率也上漲”(Spot Up, Vol Up)的局面。數據顯示,投資者正在增持高貝塔、高波動性和空頭集中的股票,並在股指創下歷史新高之際增加槓桿。

期權市場的表現尤為引人注目。SPX 指數期權偏斜度(Options Skew)正 “從懸崖上俯衝”,看漲期權需求相對於看跌對沖工具急劇上升,看漲期權偏斜度(Call Skew)更是飆升至年初以來的最陡峭水平,這表明投資者在為 “股市繼續瘋漲” 競相購買上行保護。而看跌期權(即下行保護)則在市場不斷衝高之際因成本消耗而逐漸被拋棄。
為何對沖策略至關重要
野村的警告核心在於市場的技術結構已變得極度脆弱。目前,來自各類波動率賣出策略的供應,使得做市商在平價期權(At The Money)附近積累了今年以來最龐大的伽馬多頭敞口(long Gamma),這種狀況壓制了市場的短期波動,形成了 “緩慢碾壓式” 的上漲。

然而,危險在於,系統性資金流已經 “為波動率擠壓下的不對稱賣出做好了準備”。期權和槓桿 ETF 市場的綜合再平衡及對沖需求顯示,潛在的賣出壓力與買入需求之比接近 2:1,這構成了巨大的 “去槓桿化流動性風險”。

綜上所述,McElligott 的結論是明確的:投資者可以繼續參與這場由 AI 驅動的牛市,但考慮到市場極端的倉位和潛在的下行 “凸性”,保持對沖是當前階段不可或缺的風險管理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