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lestone in Quantum Computing in Finance: HSBC Tests Show 34% Improvement in Trading Efficiency

滙豐銀行與 IBM 合作,利用 IBM 量子工具分析歐洲公司債券歷史數據,發現其在預測交易指令成交可能性方面比傳統方法高出 34%。此項測試為量子計算在金融領域的實際應用提供了有力證明,尤其在場外交易市場。
滙豐銀行與 IBM 合作的一項測試取得了量子計算在金融領域應用的里程碑式進展,結果顯示該新興技術有望顯著提升交易執行效率,為華爾街探索計算能力的下一片前沿陣地注入了新的動力。
歐洲最大銀行滙豐週四表示,公司測試了一款由 IBM 開發的量子計算工具,並發現其在預測交易指令成交可能性方面,比傳統方式的效率高出 34%。這一成果是基於對歐洲公司債券市場的歷史數據進行的理論分析。
“這是迄今為止我們最切實的證明,表明我們距離從量子計算中提取價值有多麼近”,滙豐集團量子技術主管 Philip Intallura 表示。他補充稱:
“我們堅信,我們正處於金融服務計算新領域的前沿,而不是着眼於遙遠的未來”。
儘管這一結果目前僅停留在理論層面,但其表明量子計算可能對交易產生重大影響,尤其是在缺乏中央經紀商的場外交易(OTC)市場。
核心成果:量子工具顯著提升交易預測效率
量子計算代表了全新的計算分支,其核心優勢在於利用量子力學的規律來處理信息。IBM Quantum 副總裁 Jay Gambetta 在一份聲明中解釋道:
“它在一個比經典系統所能訪問的更廣闊、更動態的空間中表示和處理信息”。
這種能力來源於量子比特(qubits),它們是量子機器的基本構建模塊,允許計算機以遠超傳統計算機的速度執行復雜的計算。
目前,科技巨頭正在激烈競逐量子計算領域的領導地位。IBM 正與競爭對手谷歌展開競賽,目標是在本個十年結束前生產出工業規模的量子計算機。除了金融領域,量子計算被認為能夠在包括藥物研發在內的科學研究領域推動突破性進展。
此次滙豐與 IBM 團隊的測試,是基於對 2023 年 9 月至 2024 年 10 月期間超過 100 萬個報價請求的分析,這些請求涉及超過 5000 只債券。研究旨在驗證量子工具在預測報價請求成交概率上的表現。
儘管 34% 的效率提升令人矚目,但一份已發表的研究報告也審慎地指出,這一結論是在特定歷史數據集上得出的。報告提醒稱,這些發現 “對其他市場環境或交易數據集不具備普適性的保證”。
量子計算在為金融交易帶來效率革命潛力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風險。專家們擔憂,量子計算的出現將對現有普遍使用的敏感數據加密技術構成威脅,其中也包括銀行等金融機構內部使用的數據加密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