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7 sales tracking, overall better than the 16 series, Air models perform weakly

華爾街見聞
2025.09.30 10:26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摩根大通表示,蘋果 iPhone 17 系列上市第三週,整體需求強於去年同期。基礎版、Pro 和 Pro Max 交貨週期維持高位,平均交貨週期僅縮短 2 天,遠慢於去年,表明消費者對高端機型需求旺盛。雖然 Air 型號表現疲軟,但基礎版和 Pro 系列的強勁銷量仍確保了 iPhone 17 整體勢頭超越前代,為蘋果 Q4 業績提供有力支撐。

蘋果 iPhone 17 系列上市第三週,整體需求強於去年同期的 iPhone 16 系列,但產品線內部分化明顯。據摩根大通分析師追蹤,除 Air 型號外,其他三款機型的交貨週期仍維持在高位,表明基礎版、Pro 和 Pro Max 的強勁銷量足以抵消 Air 型號的疲軟表現。

據追風交易台消息,摩根大通在 9 月 28 日的報告中指出,iPhone 17 系列第三週平均交貨週期僅較第二週縮短 2 天,遠低於去年 iPhone 16 系列同期的 5 天降幅。其中基礎版 iPhone 17 交貨週期幾乎持平,而去年同期 iPhone 16 曾大幅縮短 7 天。iPhone Air 交貨週期雖有所縮短,但降幅也明顯低於去年 iPhone 16 Plus 的表現。

這一銷售模式在全球主要市場均有體現。在佔 iPhone 出貨量 34% 的美國市場,基礎版和 Pro Max 仍無法實現店內提貨,顯示供需緊張狀態。在佔出貨量 19% 的中國市場,iPhone Air 因 eSim 配置相關監管問題仍未上市銷售。

分析師認為,儘管 Air 型號未達預期,但基礎版和 Pro 系列的強勁表現確保了 iPhone 17 整體銷售勢頭超越前代產品,為蘋果四季度業績提供有力支撐。

整體需求強勁,交貨週期長於去年

據摩根大通數據顯示,iPhone 17、Air、17 Pro 和 17 Pro Max 在第三週的全球平均到家交貨時間分別為 25 天、4 天、22 天和 31 天,較第二週的 26 天、11 天、24 天和 31 天變化有限。相比之下,去年同期 iPhone 16 系列的交貨時間分別為 10 天、5 天、23 天和 29 天。

數據顯示,Pro Max 機型交貨週期保持穩定,基礎版和 Pro 機型略有緩解,而 Air 機型交貨週期大幅縮短。這一趨勢表明消費者對高端機型需求依然旺盛,但對定位相對模糊的 Air 機型興趣有限。

與去年同期相比,除 Air 機型外,其他三款機型的交貨週期均明顯長於 iPhone 16 系列,特別是基礎版 iPhone 17 的 25 天交貨期遠超去年的 10 天,顯示出更強的市場需求。

美國市場供應緊張 高端機型一機難求

摩根大通表示,在美國這一蘋果最大單一市場,iPhone 17 和 Air 的交貨週期分別為 21 天和 4 天,與第二週基本持平。Pro 和 Pro Max 機型的交貨週期則分別維持在 21 天和 28 天的高位。

更能説明供需狀況的是店內提貨情況。截至 9 月 26 日,部分 Air 和 17 Pro 機型可實現店內提貨,而基礎版和 Pro Max 機型完全無法提供店內提貨服務。這一狀況與去年同期形成鮮明對比,表明消費者對新機型特別是高端機型的需求超出預期。

美國市場的表現對蘋果整體業績具有重要意義。作為佔 iPhone 出貨量約三分之一的市場,美國消費者的購買偏好往往能夠反映全球趨勢,目前的供應緊張狀況預示着四季度銷售前景向好。

中國與歐洲市場各有特色 監管因素影響產品佈局

摩根大通表示,在中國市場,iPhone 17、17 Pro 和 17 Pro Max 的交貨週期分別為 36 天、22 天和 36 天,較第二週變化不大。值得注意的是,iPhone Air 因 eSim-only 配置涉及的監管問題仍未在中國上市銷售,這一限制可能持續影響該機型的全球銷售表現。

中國市場大部分新 iPhone 機型均無法實現店內提貨,反映出當地消費者對新品的強烈需求。考慮到中國佔 iPhone 出貨量約 19% 的重要地位,當地市場的強勁表現為蘋果全球銷售提供了重要支撐。

歐洲主要市場的情況相對均衡。在德國和英國,iPhone Air 機型基本可在 1-3 天內實現店內提貨,而其他機型仍需較長等待時間。德國和英國分別佔 iPhone 出貨量的 3% 和 4%,雖然佔比相對較小,但其消費模式往往能夠反映歐洲整體市場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