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itcoin mining company stock prices soar, AI data centers become new growth engine

這一輪上漲的直接驅動力顯而易見。一方面,比特幣價格的走強直接提升了礦企挖礦業務的盈利能力和資產價值。另一方面,市場愈發關注這些公司向 AI 數據中心領域的拓展,這為它們開闢了獨立於加密貨幣週期的新增長曲線。
比特幣礦企正在迎來雙重利好,其股價因加密貨幣價格上漲和向人工智能(AI)基礎設施的戰略轉型而飆升,這不僅提振了短期市場情緒,更可能從根本上重塑其長期投資價值。
受比特幣價格近期高點以及業務多元化消息的提振,多家比特幣礦企股票在週二盤前交易中大幅上漲。其中,Bitfarms 和 Iren 領漲,漲幅分別達到 11.85% 和 11.60%;Hive Digital Technologies 上漲 6.82%,TeraWulf 上漲 3.68%,CleanSpark 和 BitFuFu 也錄得不同程度的漲幅。
這一輪上漲的直接驅動力顯而易見。一方面,比特幣價格的走強直接提升了礦企挖礦業務的盈利能力和資產價值。另一方面,市場愈發關注這些公司向 AI 數據中心領域的拓展,這為它們開闢了獨立於加密貨幣週期的新增長曲線。
這一戰略轉型正獲得華爾街的密切關注。分析認為,比特幣礦企擁有的現成電力和基礎設施,使其在滿足 AI 行業爆炸性電力需求方面具有獨特優勢。這種轉變可能引發對這些公司價值的重估,使其從單純的加密貨幣概念股,轉變為關鍵的數字基礎設施提供商。
AI 電力瓶頸凸顯礦企獨特價值
人工智能的爆發式增長正帶來對電力的空前渴求,而電力供應已成為該行業發展的硬約束。摩根士丹利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預計到 2025 至 2028 年間,僅美國就將面臨高達 45 吉瓦(GW)的數據中心電力缺口。
報告分析,新建電力項目從審批到併網通常需要數年時間,難以滿足 AI 行業迫在眉睫的需求。“獲取電力” 已成為數據中心項目延期的首要原因。在此背景下,比特幣礦企的獨特價值得以凸顯。它們擁有 AI 公司最看重的核心資產:已獲批的電網連接和大規模電力供應能力,可以繞開耗時數年的審批流程。
摩根士丹利認為,對於尋求快速部署算力的 AI 公司而言,比特幣礦企是 “最快獲得電力、執行風險最低” 的選擇。
被低估的 “電力資產”:估值重構潛力巨大
目前,許多比特幣礦企的估值邏輯仍主要基於其挖礦業務,但市場可能低估了其作為 “電力資產” 的內在價值。摩根士丹利強調,“企業價值/瓦特”(EV/Watt)是評估此類公司價值的一個關鍵但被市場忽視的指標。
數據顯示,美國比特幣礦企擁有約 6.3 吉瓦已投入運營的大型站點,另有 2.5 吉瓦在建產能。報告指出,許多礦企當前的 “企業價值/瓦特” 遠低於其作為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潛在價值,這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顯著的價值錯配和潛在的 Alpha 機會。
將這些站點改造為 AI 數據中心,其建設週期與比特幣站點完善電力基礎設施的時間線可以很好地契合,為 AI 公司提供了現成的解決方案。
從挖礦到算力基建:價值創造模型解析
將比特幣礦場改造為高性能計算(HPC)數據中心,能夠創造巨大的經濟價值。摩根士丹利通過一個價值創造模型進行了測算,該模型假設一家礦企將一個 100 兆瓦的站點改建成一個 “帶電外殼” 數據中心(即提供場地、電力和冷卻,但不含芯片和服務器),然後長期租賃給客户。
分析顯示,若租户為大型雲服務商(Hyperscaler),該項目可創造約 5.19 美元/瓦的股權價值;若租户為新興雲服務商(Neocloud),可創造的股權價值更高,達到約 7.81 美元/瓦。
報告指出,這個約 5 至 8 美元/瓦的價值創造潛力,遠高於目前許多比特幣礦業股的交易水平。此外,這種業務模式通常採用項目融資,槓桿率高,同時避免了直接持有芯片所帶來的技術和商業風險,對各方都具有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