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racle plunged over 7% during trading, with reports indicating that cloud profit margins are disappointing, and a loss of 100 million was incurred last quarter due to renting NVIDIA's Blackwell

媒體稱上財季甲骨文的服務器租賃業務毛利率 14%。這低於許多非科技零售企業的毛利率,且遠低於甲骨文傳統軟件業務約 70% 的整體毛利率。媒體還稱,在某些情況下,甲骨文因小批量租賃英偉達新舊版本的芯片而錄得 “相當多” 的虧損。
甲骨文備受關注的雲業務被爆利潤率遜色,因租用英偉達的先進芯片而面臨盈利壓力。
美東時間 10 月 7 日週二,媒體援引內部文件稱,在截至 8 月末的公司上一財季,甲骨文的服務器租賃錄得收入 9 億美元、毛利 1.25 億美元,相當於每 1 美元銷售額獲得 0.14 美元利潤,即毛利率 14%。這低於許多非科技零售企業的毛利率,而且遠低於甲骨文傳統軟件業務約 70% 的整體毛利率。
上述文件數據顯示,在某些情況下,甲骨文因小批量租賃英偉達新舊版本的芯片而錄得 “相當多” 的虧損,比如上一財季就因租賃英偉達的新版 Blackwell 架構芯片而虧損近 1 億美元。
傳出上述消息後,美股早盤尾聲時,甲骨文股價加速下跌,刷新日低至 271 美元,日內跌幅擴大到 7.1%,創 9 月 11 日以來最大盤中跌幅,最終收跌約 2.5%。有評論稱,股價盤中跳水源於,甲骨文被爆出的雲計算業務利潤率低於許多華爾街人士的預期。

最新爆料令市場質疑甲骨文 AI 轉型的盈利能力。截至本週一收盤,甲骨文股價今年內累漲近 75%,主要受益於 AI 計算需求激增推動的收入增長預期。
一個月前公佈季度財報時,甲骨文預計,其雲計算業務收入將在未來三個財年增長超 600%。當天有報道稱,OpenAI 與甲骨文簽下未來五年高達 3000 億美元的算力合同。傳出這些利好後的首個交易日 9 月 10 日,甲骨文股價暴漲 36%,創 1992 年以來最大日漲幅。
AI 雲業務面臨多重盈利挑戰
據媒體本週二報道,甲骨文 AI 雲業務在過去一年中面臨多重財務壓力。過去一年,隨着該業務的銷售額增長近兩倍,業務的毛利率在 10% 至略高於 20% 之間波動,平均約為 16%。
英偉達芯片的高昂成本是主要挑戰。AI 計算所需的英偉達服務器芯片成本遠超傳統服務器,同時還需要專門的網絡設備連接這些服務器。為贏得 AI 客户的大單,甲骨文和其他雲服務商還對圖形處理器芯片租賃價格提供大幅折扣。
報道指出,雲計算行業的金融分析師普遍認為,鑑於英偉達芯片的高昂成本,AI 計算是該領域利潤率最低的業務。而最近幾個季度甲骨文該業務的利潤率還低於 KeyBanc 等機構分析師此前的估計。
甲骨文在數據中心運營模式上的劣勢也拖累了利潤率。與擁有大部分數據中心的亞馬遜 AWS 和谷歌雲不同,甲骨文主要從第三方租賃數據中心。甲骨文執行副董事長 Safra Catz 在上月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擁有房地產"真的不是我們的專長"。
報道稱,內部文件顯示,在部署英偉達最新芯片時,甲骨文的利潤率承壓更為明顯。由於最近幾個月在美國得州 Abilene 的設施中部署供 OpenAI 使用的新英偉達芯片,甲骨文 AI 雲業務的毛利率從 20% 以上降至不足 15%。
除了能否建設足夠多的數據中心產生向投資者承諾的收入,甲骨文面臨的另一個挑戰是,雲業務嚴重依賴少數客户。包括 OpenAI 和英偉達在內,前五大 AI 雲客户貢獻了甲骨文該業務約 80% 的收入。
甲骨文的利潤率還受到客户實際使用和付費服務器數量的影響。據內部文件,甲骨文圖形處理器雲服務器的利用率在 60% 到 90% 之間,具體取決於所搭載的英偉達芯片類型。
媒體發現,老版英偉達芯片似乎正在提升甲骨文的利潤率,較新版本的芯片則使其利潤率承壓。其提到,上一財季,因租賃今年上市的英偉達 Blackwell 芯片,甲骨文損失將近 1 億美元。
文件顯示,上述虧損部分源於,從甲骨文為客户準備好數據中心到客户開始使用和付費之間存在一段時間差距。目前尚不清楚造成這一差距的原因以及甲骨文計劃如何縮小這一差距。
財報業績強勁但市場存疑
甲骨文上月公佈的財報顯示強勁的增長動能。在截至今年 8 月末的 2026 財年第一財季,甲骨文雲業務總收入 72 億美元,同比增長 28%。當季雲基礎設施(OCI)業務收入 33 億美元,同比增長 55%。
最令市場矚目的是,甲骨文第一財季的剩餘履約義務(RPO)、即積壓訂單價值同比激增 359%,增至 4550 億美元。這主要受益於與 OpenAI 等 AI 公司簽署的大額長期合同。
甲骨文發佈財報時預計,OCI 業務本財年的營收將達到 180 億美元,較前一財年增長 77%,未來四年將分別增至 320 億美元、730 億美元、1140 億美元和 1440 億美元。這相當於,到 2030 財年,該業務的年收入將較本財年增長 700%。
然而,華爾街機構對這些亮眼數字背後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續性表示擔憂。
摩根大通分析師指出,新增訂單主要集中於 OpenAI 等少數 AI 巨頭,客户集中度風險上升。同時,大部分收入屬於長期合同,只有約 10% 屬於短期 RPO,將在未來 12 個月內確認為收入。這意味着短期履約合同額環比幾乎沒有增長,大部分收入將在遙遠的未來才能得到確認。
摩根士丹利也預計,在第一財季高達 4550 億美元的 RPO 中,只有約 10% 會在未來 12 個月內確認為收入。此外,當前訂單主要集中於 OpenAI 等 AI 巨頭的大單,客户集中度上升帶來單一依賴性風險。如若主要 AI 客户推進自建或更換雲合作商,甲骨文未來合同收入兑現的穩定性存疑。
華爾街質疑盈利前景
因在芯片和數據中心容量方面的支出龐大,甲骨文最近一財季的毛利率降至 67.3%,有媒體估算這是一年多來最低單季毛利率。
甲骨文公佈財報後,一些華爾街機構在上調甲骨文目標價的同時表達了對其盈利能力的擔憂。高盛在上月的報告中將甲骨文的目標價從 195 美元大幅上調至 310 美元,但維持"中性"評級,稱鉅額資本支出將推遲現金流盈虧平衡至 2029 財年。
甲骨文本財年的資本支出預期已上調至 350 億美元,同比增長 65%。扣除分紅後,過去 12 個月自由現金流為負 109 億美元。摩根大通認為,AI 相關訂單的低利潤率可能長期拖累營業利潤增長速度。
摩根士丹利將甲骨文 2029 財年的收入預期從 1040 億美元上調至 1250 億美元。但由於新增 AI 基礎設施業務利潤率偏低,預計營業利潤率將從 2025 財年的 44% 降至 2029 財年的 39%。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警告,甲骨文的淨債務超過 800 億美元,槓桿率維持在 4 倍以上,已接近評級機構降級閾值。
分析師普遍認可甲骨文在 AI 領域的長期潛力,但強調投資者最終需要關注利潤率和現金流等基本面問題。甲骨文的成功取決於其能否高效建設數據中心容量、維持訂單增長勢頭,並將鉅額投入轉化為可持續的盈利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