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ldman Sachs significantly raised Alibaba's capital expenditure forecast for the next three years to 460 billi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loud business is underestimated, and AI spending transformation is reshaping growth!

高盛將阿里未來三年資本支出預測大幅上調至 4600 億元,為華爾街最激進的預測之一。分析師表示,AI 資本支出轉化正重塑阿里增長預期,儘管公司近期因獲利了結出現回調,但其 AI 雲計算能力的突破性進展和國際化擴張潛力為股價提供了新的上漲動力,預計到 2028 財年,國際業務將貢獻阿里雲外部收入的四分之一。
高盛大幅上調阿里巴巴資本開支預期及目標價。分析師表示,AI 資本支出轉化正重塑阿里增長預期,儘管公司近期因獲利了結出現回調,但其 AI 雲計算能力的突破性進展和國際化擴張潛力為股價提供了新的上漲動力。
據追風交易台消息,高盛在 10 月 13 日的報告中表示,阿里巴巴雲計算業務的 AI 收入已連續八個季度實現三位數增長,在 6 月季度達到雲收入的 20%。基於全棧 AI 能力和多模態 AI 需求的激增,高盛將阿里雲外部收入增長率將從此前預期的 30%/25%/17% 上調至 33%/29%/19%。
高盛將阿里 2026-28 財年資本支出預測大幅上調至 4600 億元,為華爾街最激進的預測之一。分析師認為,這一投資水平將支撐阿里雲在中國 AI 雲市場的領先地位,並推動其國際業務快速增長。預計到 2028 財年,國際業務將貢獻阿里雲外部收入的四分之一。
新多空邏輯下,分析師大幅上調阿里美股 12 個月目標價至 205 美元,較此前 179 美元的目標價上漲約 15%。

AI 資本支出轉化框架重塑增長預期
高盛在報告中引入了 AI 資本支出向收入轉化的分析框架。
分析師認為,通過對比亞馬遜 AWS 和谷歌雲的歷史數據,阿里巴巴的發展軌跡較美國雲服務巨頭滯後約兩年。這一時間差與 ChatGPT(2022 年末)和 DeepSeek(2025 年 1 月)的技術突破時點相吻合。
高盛估算,阿里巴巴目前數據中心容量為 3-4GW,計劃到 2032 年擴大至 20GW,這意味着每年需新增約 2GW 容量。基於每 GW 容量可承載 100 萬個 GPU 的估算,這一擴張計劃將支撐未來三年的大規模資本投入。
資本開支方面,高盛設定了三種情景假設。
基準情況下,阿里巴巴 2026-2028 財年總資本支出為 4600 億元人民幣,資本支出向收入轉化比率為 0.2-0.3;樂觀情況下,總支出可達 5500 億元人民幣,轉化比率超過 0.3;悲觀情況下,支出降至 3800 億元人民幣,轉化比率低於 0.2。
國際化戰略提升估值天花板
阿里雲的國際化擴張是高盛上調估值的重要因素。
分析師表示,阿里雲已在 29 個區域建立 91 個可用區,海外節點達 900 個,預計國際業務收入佔比將從當前的中個位數增長至 2028 財年的約 25%,年複合增長率達高雙位數。
分析師強調,阿里雲在海外市場的定價享有溢價,其 Qwen 模型的國際定價明顯高於國內水平。此外,阿里雲正加速在巴西、法國、荷蘭等地建設首個數據中心,並在墨西哥、日本等五地升級現有設施,新增 28 個 AI 專用套件。
在企業客户開拓方面,阿里雲已獲得阿斯利康等跨國企業的訂單。阿斯利康採用阿里雲歐洲節點構建藥物發現 AI 平台,效率提升約 300%,為阿里雲國際化能力提供了有力證明。
快速商務競爭加劇短期盈利壓力
儘管上調目標價,高盛也警示了阿里巴巴面臨的短期挑戰。
分析師預計,受即時電商業務(包含外賣)投資影響,阿里巴巴 9 月季度集團 EBITA 將同比下降 80%。6 月季度即時電商業務虧損 110 億元人民幣,預計 9 月季度將擴大至 360 億元人民幣。
高盛認為,即時電商業務與美團的競爭將是關鍵變量。長期來看,外賣和即時電商業務市場份額將在美團、阿里巴巴、京東之間形成 5:4:1 的格局。阿里巴巴需要證明其即時電商投資能夠帶來協同效應,特別是通過交叉銷售推動商業化貨幣化率 (CMR) 增長。
報告指出,阿里巴巴管理層對 CMR 增長的信心來自廣告技術進步和即時電商業務。全站推廣告產品的商家滲透率已超過 30%,而即時電商在中期內可為 CMR 貢獻 2-3 個百分點,長期可達 5-10 個百分點。
高盛重新設定的多空情景分析顯示,樂觀情況下阿里巴巴目標價可達 280 美元,較當前股價有 76% 上漲空間;悲觀情況下為 141 美元,僅有 11% 下跌風險。6:1 的正負收益比令分析師認為當前股價回調提供了有吸引力的買入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