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claims significant breakthrough in quantum chip "Willow": algorithm can be repeatedly verified, practical application may be achieved within five years

華爾街見聞
2025.10.22 17:08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谷歌週三宣佈,其 “Willow” 量子計算芯片成功運行一項名為 “Quantum Echoes” 的新算法,速度比全球最強超級計算機快 1.3 萬倍,並首次實現了可在不同量子平台上重複驗證的結果。該成果已發表於《自然》期刊,被視為量子計算走向實際應用的重要一步。研究團隊表示,這一算法可用於分子結構計算,為藥物研發和電池設計等領域開闢新方向,目標是在五年內實現實際應用。

谷歌公司 Quantum 週三在《自然》雜誌披露與 Willow 芯片相關的量子計算突破性進展,該公司 Willow 量子計算芯片上運行了一種算法,這種算法可以在類似的平台上重複運行,並且性能超越傳統超級計算機。谷歌表示,這一突破為量子技術在未來五年內實現實際應用鋪平了道路。

谷歌表示,這項被稱為 “量子回聲(Quantum Echoes)” 的算法具有 “可驗證性”,意味着可以在另一台量子計算機上重複運行。谷歌稱,該算法的運行速度比全球最強的超級計算機快 1.3 萬倍。谷歌表示,這些成果結合在一起,意味着量子計算在醫學和材料科學等領域將有廣泛的潛在用途。

谷歌量子 AI 部門的研究科學家湯姆·奧布萊恩(Tom O’Brien)表示:

“可驗證性這一點非常關鍵,這是我們邁向現實世界應用的重要一步。實現這一成果意味着我們正在真正推動量子計算走向主流。”

媒體稱,這項突破使谷歌更接近真正利用量子計算所承諾的強大運算能力。目前,微軟(Microsoft)、IBM 以及眾多初創企業也正在該領域積極追趕。就在去年 12 月,谷歌曾宣佈 “Willow” 芯片僅用五分鐘就解決了一個問題,而同樣的問題若由超級計算機處理,需要 10 秭(10 septillion)年才能完成。

量子計算機通過極微小的電路來進行計算,與傳統計算機類似,但它可以並行計算,而不是順序執行,從而大幅提升速度。儘管多家公司聲稱已建造出性能超越傳統計算機的量子平台,但它們面臨的最大挑戰一直是如何找到真正有用的應用場景。

未參與該研究的計算機科學家阿倫森(Scott Aaronson)對媒體表示,他對谷歌取得的進展 “感到振奮”,因為他們在 “以可重複的方式超越超級計算機方面” 取得了突破,這意味着可以在另一台量子計算機上高效驗證成果——這正是該領域在過去幾年中最棘手的問題之一。不過,他也提醒稱,前方仍有大量工作要做。

“要從現在走向任何具有商業價值的應用,或實現可擴展的容錯計算(這次實驗並未使用),仍然是非常艱難的挑戰。”

研究人員在另一篇尚未經過同行評審的合作論文中展示,該算法的一種應用是通過計算原子之間的距離來研究分子結構。這種方法未來可用於藥物研發和材料科學(例如電池設計),但谷歌科學家估計,要實現這些應用,量子計算機的規模必須比目前的機器大一萬倍。

谷歌研究團隊中包括 2025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米歇爾·H·德沃雷(Michel H. Devoret)。該團隊表示,他們計劃繼續擴大機器規模並提高計算精度,以推動量子計算向現實世界的實際應用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