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mazon launches "three-in-one" warehouse robot, Morgan Stanley: will save $4 billion by 2027

“Blue Jay” 的新型多功能倉庫機器人系統,整合了揀選、分類和整合包裹等多個環節,旨在將此前三個獨立的機器人工作站合而為一。亞馬遜自動化提效與勞動力影響再成焦點。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在週三的報告中估計,自動化倉庫的推廣結合成本降低,到 2027 年可能為亞馬遜節省高達 40 億美元。
亞馬遜正以新一代機器人系統深化其自動化戰略,同時也再次將自動化技術對勞動力市場的深遠影響推至聚光燈下。
週三,亞馬遜發佈了一款名為 “Blue Jay” 的新型多功能倉庫機器人系統,並透露其已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一處倉庫投入測試。
Blue Jay 整合了揀選、分類和整合包裹等多個環節,旨在將此前三個獨立的機器人工作站合而為一。
這一消息發佈之際,正值外界對亞馬遜自動化進程的審視正日益嚴格。據《紐約時報》週二報道,亞馬遜內部文件顯示,其自動化團隊預計到 2027 年可因此減少超過 16 萬個美國崗位。亞馬遜發言人隨後對媒體表示:
這些文件不完整且具有誤導性,並不能代表公司的整體招聘策略。
作為美國第二大私營僱主,亞馬遜的動向被視為行業風向標。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在週三的報告中估計,自動化倉庫的推廣結合成本降低,到 2027 年可能為亞馬遜節省高達 40 億美元。
Blue Jay:集多功能於一體的機器人系統
新發布的 Blue Jay 系統由一系列懸掛在傳送帶式軌道上的機械臂組成,臂端配有吸盤裝置,使其能夠抓取和分揀不同形狀和尺寸的物品。

亞馬遜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表示,該系統將 “過去三個獨立的機器人站點整合為一個流線型工作站”。
亞馬遜稱,推出該系統的目標是協助員工完成繁重的任務,同時 “在更小的物理空間內創造更高的效率”。
根據在南卡羅來納州倉庫的測試,Blue Jay 能夠處理站點內儲存的約 75% 的商品類型。
Blue Jay 的研發速度本身也體現了技術的進步。得益於人工智能和 “數字孿生” 仿真技術的應用,該系統從概念到投產僅用了一年多時間,而早期的機器人系統(如 Robin、Sparrow)通常需要三年或更長時間。
亞馬遜機器人首席技術官 Tye Brady 表示:
這些創新旨在讓工作更安全、更智能、更有回報。
公司指出,Blue Jay 的長期目標是成為支持其當日達站點的核心技術。對消費者而言,這意味着能以低成本獲得更快的配送服務。
該系統是亞馬遜機器人家族的最新成員,此前公司已陸續推出了負責從貨架取貨、分揀包裹等不同任務的機器人。今年 5 月,亞馬遜還發布了一款具備觸覺功能的機器人系統 “Vulcan”。
亞馬遜的自動化進程很大程度上始於 2012 年以 7.75 億美元收購 Kiva Systems。如今,這一長期戰略的財務效益正日益顯現。
自動化與勞動力之辯
儘管亞馬遜強調自動化旨在改善員工安全和創造 “更有價值” 的崗位,但這一説法面臨爭議。
據《紐約時報》週二的一篇調查報道亞馬遜的自動化團隊預計,到 2027 年,公司可以通過自動化在美國避免招聘超過 16 萬名員工,相當於為每個包裹的處理和配送節省約 30 美分。
針對該報道,亞馬遜一位發言人對媒體表示,這些文件提供了 “一個不完整且具有誤導性的圖景”。該發言人稱:
這些材料似乎只反映了一個團隊的觀點,並不代表我們各個運營業務線的整體招聘策略——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
此外,關於自動化與工作場所安全性的關係也存在爭論。
亞馬遜聲稱自動化可以改善工人安全、減少工傷,但新聞調查機構 Reveal 在 2020 年的一份報告中發現,與沒有自動化的設施相比,配備機器人的亞馬遜倉庫工傷率更高。
面對外界的疑慮,亞馬遜反覆強調員工仍是其機器人技術發展的 “中心”。公司表示,其目標是 “減少體力要求高的任務,簡化決策,併為工人開闢新的職業機會”。
為了證明其致力於提升員工技能,亞馬遜強調公司為員工提供了機電一體化和機器人技術的學徒計劃,旨在培養員工維護和監控機器人設備的技能。
技術賦能一線,AI 助手與 AR 眼鏡
除了 Blue Jay,亞馬遜還推出了另外兩項技術創新。
其中之一是名為 “Project Eluna” 的代理式 AI 系統,旨在為運營經理提供決策支持。該系統能整合歷史和實時數據,預測運營瓶頸並向操作員推薦解決方案,首個試點將於假日季在田納西州的一個履約中心啓動。
另一項創新是為配送司機設計的增強現實 AR 眼鏡。這款眼鏡集成了人工智能、傳感器和攝像頭,可在司機視野內疊加路線導航、危險提醒(如提示客户住處有狗)等信息,並能掃描包裹。
此外,系統配備了一個固定在司機背心上的小型控制器,上面設有一個 “專用緊急按鈕”。亞馬遜表示,數百名司機參與了該眼鏡的測試,以幫助完善其設計。
此舉是亞馬遜近年來向其簽約配送公司的司機工作流程中注入更多技術的最新例證,此前已包括視頻攝像頭、追蹤和評估駕駛行為的手機應用,以及幫助司機快速找到正確包裹的人工智能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