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s revenue greatly exceeded expectations, but the guidance failed to impress investors, leading to post-market fluctuations and declines in stock price | Earnings Report Insights

華爾街見聞
2025.11.04 23:42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AMD 財報顯示,該公司第三季度營收、利潤及資本開支均高於預期,但第四季度營收指引未能如市場預期般 “更激進”,而且數據中心業務稍顯遜色,股價盤後震盪下滑,跌幅一度達 3.7%。分析稱,雖然 AI 大單不斷落地,市場仍擔心兑現速度不及預期,AMD 能否借 AI 份額撼動英偉達仍未可知。

AMD 週二盤後公佈財報顯示,該公司第三季度營收、資本開支均高於分析師預期,但四季度營收指引未能打動投資者,數據中心業務營收稍顯遜色,該公司股票週三盤後震盪下滑。

以下是 AMD 第三季度財報要點:

主要財務數據:

營收:AMD 第三季度營收為 92.46 億美元,去年同期為 68.19 億美元,同比增長 36%,高於分析師預期的 87.4 億美元。

毛利:AMD 第三季度毛利為 47.80 億美元,去年同期為 34.19 億美元,同比增長 40%;毛利率為 52%,較去年同期提升 2 個百分點。

運營利潤:AMD 第三季度運營利潤為 12.70 億美元,去年同期為 7.24 億美元,同比增長 75%;

淨利潤:AMD 第三季度淨利潤為 12.43 億美元,去年同期為 7.71 億美元,同比增長 61%。

每股收益:AMD 第三季度每股收益為 0.75 美元,去年同期為 0.47 美元。非 GAAP 口徑下每股收益為 1.20 美元,去年同期為 0.92 美元,同比增長 30%,高於分析師預期的 1.17 美元。

資本開支:AMD 第三季度資本開支 2.58 億美元,高於預期的 2.197 億美元。

分業務數據:

數據中心業務:數據中心業務部門營收為 43 億美元,同比增長 22%,超過分析師預期的 41.4 億美元。主要受第五代 AMD EPYC™處理器和 AMD Instinct MI350 系列 GPU 的強勁需求帶動。

客户與遊戲業務:客户端與遊戲業務部門營收為 40 億美元,同比增長 73%,超過分析師預期的 26 億美元。

  • 客户端業務營收創下 28 億美元的新紀錄,同比增長 46%,主要受 Ryzen™處理器創紀錄銷量和產品組合優化帶動,高於分析師預期的 26 億美元。
  • 遊戲業務營收為 13 億美元,同比增長 181%,得益於半定製業務收入提升以及對 Radeon™遊戲 GPU 的強勁需求,高於分析師預期的 11 億美元。

嵌入式業務:嵌入式業務部門營收為 8.57 億美元,同比下降 8%。

第四季度業績指引:

營收:AMD 預計營收約為 93 億-99 億美元,分析師平均預期 92.1 億美元。以該營收區間的中值計算,同比增長約 25%,環比增長約 4%。

毛利率:非 GAAP 口徑的毛利率預計約為 54.5%,與分析師預期持平。

營收指引未能打動投資者,數據中心業務稍遜色

近期,華爾街愈發擔心 AI 泡沫風險,而 AMD 的業績表現正受到密切關注。媒體稱,作為人工智能芯片市場上唯一能與英偉達(Nvidia)抗衡的主要競爭者,AMD 在今年股價暴漲、市場預期大幅升温之後,公佈的營收展望未能打動投資者。

AMD 在週二發佈的聲明中表示,預計第四季度營收中值約為 96 億美元。雖然分析師平均預估為 92 億美元,但部分最高預期曾達到 99 億美元。

投資者此前也對 AMD 數據中心業務的利潤表現寄予更高期望。儘管 AMD 數據中心業務營收創紀錄,但其運營利潤為 10.7 億美元,較 FactSet 調查的分析師預期低 14%。數據中心業務利潤率從去年同期的 29% 降至 25%。

在與 OpenAI 和甲骨文(Oracle)達成重磅合作協議後,投資者大舉押注 AMD。這兩家公司計劃在建設人工智能算力體系中使用 AMD 芯片。市場希望 AMD 能借此撼動英偉達在 AI 處理器市場上的長期主導地位。

不過,媒體表示,週三公佈的業績展望顯示,AMD 兑現市場期待的速度可能會比部分投資者預想的更慢。

財報公佈後,AMD 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一度下跌約 3.7%,跌幅隨後有所收窄。在財報發佈前,AMD 股價今年已上漲超過一倍,週二收於 250.05 美元。

在聲明中,首席執行官蘇姿豐(Lisa Su)表示,隨着 AMD 希望藉助 AI 推動營收和盈利增長,這份成績單標誌着 “我們的增長軌跡正在明顯提升”。

“我們交出了一份非常亮眼的季度成績單,創紀錄的營收和盈利反映出市場對我們高性能 EPYC 和 Ryzen 處理器以及 Instinct AI 加速器的廣泛需求。我們第三季度的創紀錄表現和強勁的第四季度業績指引,清晰表明我們的增長正在加速,隨着我們計算業務的擴大與數據中心 AI 業務的快速增長,將帶來顯著的營收和盈利提升。”

她在財報電話會上對分析師表示,公司的 AI 業務到 2027 年每年將帶來 “數百億美元” 的營收,AI 芯片的機會超過 5000 億美元。同時,她表示,AMD 的 PC 芯片業務增速將快於整體 PC 市場。

蘇姿豐還表示,預計雲需求將保持強勁勢頭,數據中心 GPU 業務正在加速,面向企業的 EPYC 銷售急劇增加。

近期達成多項協議

AMD 近期與 OpenAI、甲骨文及美國能源部(US Department of Energy)達成的合作協議,反映出市場對其 MI 系列 AI 加速器興趣顯著上升。這類產品正面競爭英偉達芯片,被用於數據中心創建和運行 AI 服務。

上個月,AMD 與 OpenAI 簽署協議,將向其提供最多 6 吉瓦(GW)的 GPU 算力,用於其 AI 數據中心。作為交換,OpenAI 同意購買最多 1.6 億股 AMD 股票,約佔公司 10% 的股份。該數據中心使用的是 AMD 最新一代 MI450 處理器,該產品預計將於明年發佈。AMD 表示,該公司與 OpenAI 的協議是一個獨一無二的結構。

而根據與甲骨文的協議,AMD 將向其雲數據中心部署最多 5 萬顆 GPU。

AMD 亦是 PC 和服務器領域最大的圖形芯片和中央處理器供應商之一。上月,競爭對手英特爾(Intel)曾表示,市場對新一代支持 AI 的筆記本電腦和企業服務器需求強勁。AMD 在這些關鍵領域正持續蠶食這位長期對手的市場份額。

此外,AMD 還為美國能源部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建設的兩台超級計算機提供芯片。這兩套系統建成後預計將代表 10 億美元的公共與私人投資。

但 AMD 仍落後於英偉達,後者掌控了大部分 AI 市場,市值近期突破 5 萬億美元。相比之下,AMD 的市值約為 4180 億美元。

分析師:對英偉達的替代需求仍在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 Joseph Moore 在研報中寫道,AMD 的 MI450 芯片和機架級產品將是公司未來增長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Moore 在 AMD 公告發布前曾表示:

“AMD 計劃明年開始交付的機架級解決方案至關重要,我們很期待公司會取得怎樣的成果。”

“現在判斷市場份額還為時過早,雖然與 OpenAI 的協議顯然具有加速作用,但要通過雲廠商推動這 6 吉瓦算力落地仍存在一定不確定性。最終,要實現市場份額提升,公司需要提供比英偉達更高的投資回報率,而客户仍對此提出疑問,因為 AMD 在機架密度方面較低,同時生態系統問題仍待解決。”

D.A. Davidson 分析師 Gil Luria 表示:

“我認為 AMD 正處在潛在拐點的前夕,但這取決於他們後續在運營端的執行能力,以及能否推出在規模化場景下保持高良率和高性能的芯片。如果他們能做到,訂單就在那兒,市場對英偉達替代方案的需求很強。”

另一方面,作為 AMD 的重要雲客户之一,亞馬遜(Amazon)在週二提交的文件中披露,截至 9 月 30 日已出售其持有的全部 822,234 股 AMD 股票。亞馬遜是在第一季度期間建立該頭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