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D 100 again "breaking through": deductions and impacts

華爾街見聞
2025.11.04 23:55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美元指數再次嘗試突破 100,市場波動顯著。與 7 月相比,此次突破受不同宏觀環境影響,市場缺乏經濟數據支撐,擔憂美聯儲鷹派言論。外部因素也不同,日元因日本政治經濟形勢下跌。預計此次突破可能更成功,反彈點位在 101 至 103,但不認為美元升值週期已來,短期內市場已開始定價 12 月不降息,政策預期調整空間大。中長期內,美聯儲仍在降息週期中。

這是今年美元指數第二次嘗試升值突破 100 了上一次發生在今年 7 月底,而後因 8 月 1 日非農數據明顯不及預期引發大幅下跌,隨後二次觸底。那麼這一次,在美國政府關門、沒有美國數據干擾的情況下,美元指數 “破百” 的走勢會有什麼不同?無獨有偶,今天的市場波動很大,當然不能全歸咎於強勢的美元,但是美元破 100 確實是一個重要的警示信號。

我們先來來看看有何不同?

首先,兩者背後都有 TACO 和對寬鬆預期的回吐,但宏觀環境有明顯的不同。7 月公佈的 6 月經濟數據、尤其是消費超預期,反映了第一輪關税衝擊後美國經濟的階段性反彈,市場預期從之前的 “衰退” 模式切換至 “復甦”。

而當前的市場更像是經濟數據缺失下的 “自動駕駛”,市場擔憂於鮑威爾的鷹派發言,但又苦於缺乏官方數據去反駁。

其次,外部的驅動不同。7 月 G7 貨幣中相對美元跌幅最多的是英鎊:經濟持續疲軟,財政狀況糟糕使得它成為最弱一環。

而本輪則是日元領銜下跌,日本自身的政治經濟形勢發揮了重要作用:一方面新首相高市早苗接過安倍經濟學的寬鬆 “衣缽”,另一方面,由於對美國過於 “友好”,日本與美國達成的貿易協議反而使得自身相較中、韓處於更加不利的位置。

那麼,這次結局是否會不一樣?

我們傾向於本輪美元指數的突破相對 7 月會更 “成功”——反彈的點位可能會更高(101 至 103),持續的時間會更長,至少需要美國政府開門後,連續偏弱的經濟硬數據來修正市場的預期。

但我們不認為美元的升值週期要來了,當前美元更多的只是反彈:

短期內,市場已經開始定價 12 月不降息(預期概率已經超過 30%),這使得後續政策預期調整有較大的空間。

此外,年底前白宮將公佈美聯儲主席人選,從熱門的人選來看,政策區別只是在於 “寬鬆” 還是 “極度寬鬆”,預計對於美元都不是好消息。

中長期內,美聯儲仍在降息週期(而且現在越猶豫,後續更可能加速降息);而美國的債務問題,以及歐洲財政發力都是老生常談的邏輯了。

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如果美元就此踏上升值之路,這背後的潛台詞是特朗普 2.0 的政策體系是成功的,美國經濟和社會將順利走出困境。而現實是美國的債務規模還在刷新歷史,特朗普當前的內政外交政策很多是為了眼前的利益,而非解決長遠的結構問題。如果這都算成功,那麼只能説市場定價範式的轉變,步子邁得太大了。

從資產角度,當前市場和之前最大的不同是很多資產(尤其是風險資產)的價格經過 9、10 月的發酵明顯更高,這會使得美元反彈帶來的 “副作用” 更大——可能正好幫助金銀尋底,以及幫助權益市場消化偏高的估值。

本文作者:邵翔,來源:川閲全球宏觀,原文標題:《美元 100 再 “闖關”:推演和影響(民生宏觀邵翔)》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户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