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k of America: Rising market volatility indicates that a bubble is forming, but it is still in the early stages

華爾街見聞
2025.11.05 06:15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美銀指出,市場近期出現股價上漲與波動率上升的現象,預示資產泡沫的早期形成,尤其是由人工智能驅動的泡沫。儘管當前 VIX 指數仍在歷史中位數附近,市場仍有進一步上行空間。美銀建議投資者通過期權等工具參與後續上漲,以控制風險並獲取收益。

美銀稱,市場近期出現"股價上漲、波動率上升"一幕,這是資產泡沫的早期跡象,但這輪由人工智能(AI)驅動的泡沫,其膨脹過程可能遠未結束。

11 月 5 日,據追風交易台消息,美銀全球研究(BofA Global Research)在最新研報中稱,美股近期頻繁出現 VIX 期貨與標普 500 指數同時上漲的情況,這種"股價上漲、波動率上升"的組合歷來是資產泡沫的標誌性特徵。

不過,該行策略師 Benjamin Bowler 團隊表示,與歷史上的泡沫晚期不同,當前 VIX 指數仍處於歷史中位數附近,且指數的已實現波動率相對温和,這表明市場和波動率本身都還有進一步上行的空間。

分析認為, 這意味着當前市場的主要風險(pain trade)是踏空上漲行情,而非深度回調。但鑑於美聯儲的鷹派跡象和宏觀不確定性,回調風險同樣存在。因此,美銀建議投資者不應完全離場,而應通過期權等非對稱性工具來參與後續的上漲行情,以在控制風險的同時獲取槓桿收益。

“股價與波動率同漲”:泡沫的明確信號

報告稱,夏季市場那種 “風平浪靜” 的價格走勢似乎已被打破。一個顯著的變化是,美國股市近期越來越頻繁地出現標普 500 指數與 VIX 恐慌指數期貨同步上漲的現象。

這與通常情況下兩者呈負相關的走勢截然相反。從歷史經驗看,這種 “現貨漲、波動率漲”(spot-up, vol-up)的動態是資產泡沫形成過程中的標誌性信號。

與此同時,個股層面的脆弱性正在急劇增加,尤其是在大型科技股中。報告以最近的財報季為例:

Meta 在 10 月 30 日股價暴跌 11.3%,其單日波幅是其過往已實現波動率的約 8.3 倍

亞馬遜在 10 月 31 日則大漲 9.6%,波幅是其過往已實現波動率的約 5.5 倍

報告指出,這些劇烈波動遠超期權市場事前的預期。數據顯示,2025 年至今,美國科技股發生大幅波動(單日漲跌幅超過 3 倍標準差)的頻率和幅度均已達到歷史高位,甚至超過了互聯網泡沫(dotcom bubble)時期。這表明,儘管指數穩步上行,但個股層面早已暗流湧動。

美銀則在報告中明確表示,這種反常現象是市場泡沫正在積聚的標誌性特徵,歷史上屢見不鮮。當市場情緒高漲,投資者追逐上漲勢頭並同時買入期權進行對沖或投機時,就可能出現這種正相關性。

為何説泡沫尚處早期?

儘管泡沫的信號已經出現,但美銀強調,我們可能仍處於泡沫的早期階段。其主要依據來源於幾個關鍵的波動率指標:

VIX 指數水平尚不極端:儘管 VIX 指數的底部已經從 2024 年的 12 附近抬升至 15 左右,但當前水平仍接近其長期中位數 17.60。這與互聯網泡沫後期 VIX 飆升至 40 以上的狀態相去甚遠。

已實現波動率相對受控:報告特別指出,當前納斯達克 100 指數(NDX)的 1 個月已實現波動率,與互聯網泡沫頂峯時期的水平相比,依然 “相當温和”(sanguine)。在 1999 年末的泡沫頂峯期,NDX 的已實現波動率平均高達 93%,而當前水平遠低於此。

綜合來看,這些 “温和” 的指標表明,在市場達到 “非理性繁榮” 的頂峯並最終破裂之前,當前的 AI 泡沫可能還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正如該行研報中所説的那樣:

“儘管股價與波動率同漲歷來是市場泡沫的標誌……但目前指數的已實現波動率水平仍然温和(尤其是與科網泡沫時期相比),這表明在最終破裂前,股價和波動率可能還有進一步的上行空間。這與我們更廣泛的泡沫框架分析一致。”

基於 “AI 泡沫仍將繼續膨脹” 的判斷,並考慮到回調風險始終存在,美銀在報告中建議投資者通過期權進行非對稱佈局。具體策略包括:

賣出 VIX 看跌期權以零成本構建標普 500 看漲價差(call spreads),利用 VIX 的堅實底部來降低獲取上行收益的成本;

以及從更長週期看,買入標普 500 向上波動率方差(up-variance),以直接做多 delta 和波動率的方式,捕捉泡沫的長期膨脹過程。

~~~~~~~~~~~~~~~~~~~~~~~~

以上精彩內容來自追風交易台。

更詳細的解讀,包括實時解讀、一線研究等內容,請加入【追風交易台▪年度會員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户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