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YD enters Japan with K-car: expected to capture 30% of the market, contributing 400 million to 1 billion in annual profit, with strategic significance outweighing the numbers

摩根大通稱,K-car 佔日本汽車銷量 30-40%,年銷 120 萬輛。雖利潤僅佔比亞迪 2026 年預期收益 1-2%,但戰略意義重大,展現出比亞迪對國際市場的長期承諾,這是其首次專門為海外市場獨特需求而設計開發的新車型,也標誌着中國車企從簡單出口轉向深度本土化經營。
比亞迪在日本市場的戰略佈局正迎來重要突破。
11 月 6 日,據追風交易台消息,摩根大通在最新研報中稱,比亞迪在東京車展上發佈專為日本市場開發的 K-car 車型 Racco,有望在這一獨特細分市場佔據超過三成份額,預計年利潤貢獻可達 4-10 億元人民幣。
摩根大通分析師 Nick Lai 指出,比亞迪此舉展現出其對國際市場的長期承諾,這是該公司首次專門為海外市場獨特需求而設計開發的新車型。K-car 市場在日本汽車銷售中佔比 30-40%,年銷量約 120 萬輛,為比亞迪提供了巨大的增長機遇。

同時,該行分析師認為,儘管 Racco 的直接利潤貢獻僅佔比亞迪 2026 年預期收益的 1-2%,但其戰略意義遠超財務數字。該車型體現了比亞迪"在日本,為日本"的本土化策略,標誌着中國車企從簡單出口向深度本土化經營的重要轉變。
摩根大通維持比亞迪 A 股和 H 股"增持"評級,目標價分別為 140 元人民幣和 150 港元,預期該股將在新車型推出和海外擴張推動下逐步築底反彈。
比亞迪全球化戰略佈局新篇章:瞄準日本 K-car 藍海市場
研報稱,在剛剛拉開帷幕的東京車展上,比亞迪出人意料地發佈了其首款專為海外單一市場量身打造的全新車型——純電 K-car“Racco”。
該行認為,此舉與大多數中國車企僅對現有車型做最小化修改便出口海外的做法形成鮮明對比,彰顯了比亞迪深度本地化的決心。
K-car 是日本獨有的一種車型類別,在車身尺寸(長寬高限制在 3.4m x 1.48m x 2.0m 內)和發動機功率上有嚴格規定。
作為回報,K-car 車主享有更低的税收優惠,而純電 K-car 還能獲得高達 55 萬日元的政府補貼。這一細分市場在日本舉足輕重,銷量常年佔據汽車總銷量的 30% 至 40%。

據摩根大通分析,K-car 市場呈現高度集中的寡頭格局,鈴木 (38%)、大發 (22%) 和本田 (19%) 三家廠商佔據約 80% 市場份額。2024 年 K-car 銷量為 120 萬輛,過去三年保持在 120-130 萬輛水平。

比亞迪此次推出的 Racco,預計售價將與本地競品相當,約在 250 萬日元(約合 17,000 美元)。這種 “為日本,在日本”(In Japan and for Japan)的戰略,是其從歐洲市場的經驗中提煉出的升級版。
此前,比亞迪在歐洲推出的 Dolphin-surf(基於中國海鷗車型改造,加長軸距並增強動力)已憑藉約 2 萬歐元的有競爭力的價格成為熱門車型。Racco 的推出,標誌着比亞迪的全球擴張進入了更成熟、更具針對性的新階段。
摩根大通預計,相比比亞迪在中國銷售的同類緊湊型車,Racco 的價格幾乎翻倍,這為公司提供了更高的盈利空間。
利潤貢獻測算:年收益 4-10 億元的增量價值
摩根大通認為,進軍日本 K-car 市場,對比亞迪而言不僅是戰略宣示,更是一筆可觀的生意。根據研報測算,其潛在收益相當可觀:
市場規模:日本 K-car 市場年銷量穩定在 120 萬至 130 萬輛。考慮到約三分之二的日本消費者傾向於選擇本國品牌,比亞迪的目標客户羣體是剩下那 30-35% 願意嘗試新品牌的消費者,即可觸達市場規模(Addressable Market)約為每年 35 萬至 45 萬輛。
市場份額目標:報告預計,在 Racco 於 2026 年上半年正式亮相併公佈定價後,比亞迪有能力在上述可觸達市場中,佔據 20% 至 30% 的份額。
盈利能力:儘管 Racco 是一款全新開發的車型,初期折舊和生產成本較高,但其約 250 萬日元(摺合人民幣約 11.4 萬元)的售價遠高於比亞迪在中國銷售的同級別緊湊型車。因此,報告預估其單車利潤可達 5,000 至 8,000 元人民幣。
綜合以上假設,在完全達產後,僅 Racco 這一款車型每年就能為比亞迪貢獻 4 億至 10 億人民幣的淨利潤。這筆利潤將為比亞迪 2026 年的盈利預測帶來 1-2% 的增厚,報告認為這 “意義重大”,尤其是考慮到這還僅僅是單一市場的一款小型車。
該行分析師強調,Racco 的戰略意義在於證明了比亞迪對國際市場的長期承諾。公司正通過在巴西、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匈牙利和土耳其建設海外生產基地,進一步支撐這一戰略佈局。
全球化戰略升級:從產品出口到本土化經營
除了 K-car 這一亮點,比亞迪在東京車展還展示了其全面的戰略佈局,共同支撐其全球雄心:
全新的設計語言:比亞迪展出的王朝 D(SUV)和海洋 S(轎車)概念車,預示着其下一代量產車型的設計方向。
平衡的 PHEV 與 BEV 產品線:比亞迪明確將從以純電(BEV)為主的出口策略,轉向純電與插電式混動(PHEV)並重的平衡策略。
激進的全球渠道擴張:比亞迪採用授權本地經銷商的模式,已將銷售網絡擴展至約 70 個國家。
據摩根大通估算,比亞迪海外門店數量已達 900-1000 家。得益於海外市場更高的售價(通常是國內的 1.5-2.0 倍),比亞迪能為經銷商提供 8-13% 的豐厚分銷利潤,這使得經銷商的投資回報週期極短(東南亞約 6 個月,歐洲約 9-12 個月),極大地激發了合作伙伴的擴張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