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cKinsey: The biggest losers in the prosperit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 knowledge workers.

麥肯錫的研究稱,生成式 AI 帶來的潛在經濟效益高達 4.4 萬億美元,約佔當前全球經濟產出的 4.4%。對勞動力市場來説,廣泛利用 AI 技術將給勞動力帶來壓力,尤其是對那些 “以前被認為相對不受自動化影響” 的高薪腦力勞動者而言。
AI 對哪些行業衝擊最大?
根據諮詢公司麥肯錫發佈的最新報告,生成式 AI 在全球範圍內的繁榮將為一些人帶來生產力加速和更大繁榮的時代,而對其他人,主要是腦力勞動者,將帶來深刻的顛覆。
根據麥肯錫的研究,從銷售和營銷到客户運營的商業活動都將更多地與 AI 軟件相結合,潛在的經濟效益高達 4.4 萬億美元,約佔當前全球經濟產出的 4.4%。
麥肯錫科技公司高級合夥人兼董事長 Lareina Yee 在報告中表示,生成式 AI 將經濟注入急需的生產力。
該研究檢視了 63 個生成式 AI 的案例,涵蓋約 850 個職業。這一研究發現,根據技術的採用程度和技術的實施方式,未來 20 年,生成式 AI 可令生產力提高 0.1% 到 0.6% 之間。
研究報告稱,這種轉變將給勞動力帶來壓力,尤其是對於 “以前被認為相對不受自動化影響” 的高薪腦力勞動者而言。
幾年前,麥肯錫估計全球大約一半的工作時間花在了可以自動化的工作任務上。現在,麥肯錫把這一比例提高到 60-70%。麥肯錫稱,員工可能會發現他們的時間被重新分配——或者他們的工作消失了:
工人在學習新技能方面需要支持,有些人會轉行。
麥肯錫認為,受到生成式 AI 影響最大的四個業務職能分別是:客户運營、營銷和銷售、軟件工程以及研發。
報告發現,由於新技術提高了客户滿意度,有助於決策制定並通過更好的監控減少欺詐,僅銀行一個行業就可以通過提高生產力額外產生 2000 至 3400 億美元的產出。 這相當於營業利潤增長 9% 至 15%。
麥肯錫表示,在產品研發方面,該技術可以將生產力提高 10% 至 15%。它引用了生命科學和化學工業的例子,人工智能可以更快地產生潛在的分子,加速開發新藥物和新材料的過程,這可能會使製藥公司和醫療產品公司的利潤增加多達 25%。
自動化在發達經濟體中的採用速度會更快,而且對白領工作的影響遠大於對體力勞動的影響。
麥肯錫認為,在這方面,AI 可能與過去的重大技術升級相反,過去的重大技術升級往往是以犧牲學歷較低、工資較低的職業為代價的。
此外,從公司結構的角度來看,AI 更可能取代中高級管理人員,而非初級員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