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xt Nvidia? It's tough!

目前而言,生成式 AI 芯片的蓬勃市場只屬於英偉達。
挑戰英偉達,難度有多大?
隨着圍繞人工智能的押注越來越火熱,一些芯片公司也被華爾街 “挑選” 了出來,認為它們可能從這一波熱潮中受益,但分析師們普遍認為,這些公司所獲得的收益不會來自於英偉達現在所擁有的份額。
Moor Insights & Strategy 分析師 Patrick Moorhead 寫到,在這一輪圍繞人工智能的芯片大戰中,“英偉達是自由而明確的”:
沒有人想要一個只有一個主導者的行業。
但就目前而言,能夠處理生成式 AI 芯片的蓬勃市場只屬於英偉達。
本週早些時候,AMD 發佈了人工智能 GPU MI300X 芯片,被認為是對英偉達的一次追趕。
然而,儘管 AMD 表示其芯片將在多項指標上超過英偉達旗艦產品 H100,它卻沒有透露該芯片是否已經有潛在客户,並表示要在今年最後一個季度才開始增加新芯片的產量。
Bernstein 分析師 Stacy Rasgon 表示,到明年上半年 AMD 的新芯片普遍上市時,英偉達的 H100 已經上市 18 個月,從而大幅領先。AMD“遠遠落後”。
他們(AMD)可能會得到(人工智能市場)的剩餘份額——儘管也許這也足夠了。
Radio Free Mobile 的創始人、前野村證券分析師 Richard Windsor 指出,到目前為止,英偉達已經佔有了人工智能芯片約 85% 的市場份額,AMD 可能是 “迄今為止最重要的挑戰者” 之一,但問題是 “有多少開發人員真正想要使用它”:
我認為 AMD 確實有可能獲得一些市場份額。但歸根結底,英偉達在這個領域擁有巨大的領先優勢,因為它比其他任何人都早起步。
AI 提振其他處理器需求?
在英偉達上月成為第一家估值突破萬億美元的芯片商後,AMD、博通和 Marvell 的市值也一度得到了躍升,增長超過 20%。

儘管這些公司也獲得了看好,但也清楚難以在最先進的人工智能芯片上與英偉達進行競爭,因此開始寄希望於人工智能市場對其他類型處理器需求的提振。
英特爾副總裁 Kavavitha Prasad 表示,許多希望用他們的企業數據訓練模型的客户也希望把他們的信息放在附近,而不是冒險把它交給提供大型人工智能模型的公司。她説,伴隨着準備數據輸入訓練的所有計算工作,這將為英特爾製造的 CPU 和 AI 加速器創造大量工作。
然而,英國《金融時報》指出,由於 ChatGPT 等服務的激增,對數據中心的需求迅速變化,將使得芯片製造商難以預測其市場將如何發展。
Rasgon 認為,隨着數據中心客户將其支出投入到人工智能加速器中,CPU 的銷售在未來幾年甚至可能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