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mping on the GPT bandwagon" is unstoppable! Mercedes-Benz and LI AUTO-W have released their models successively, and General Motors and NIO-SW are not far behind. Has a new competition for large models begun?

多家車企宣佈集成 AI 功能,內卷加劇的車圈正掀起一場大模型競賽。車企智能化是大勢所趨,新一代計算架構升級的終點,是讓車不再是冰冷的機器,而成為一個能思考能互動有温度的全能助手。
在 ChatGPT 爆紅之後,AI 顛覆世界的征程正肉眼可見地加速。華爾街見聞此前文章援引麥肯錫報告指出,AI 相關應用將為全球經濟每年帶來 2.6 萬億至 4.4 萬億美元的增長,相當於每年增長一個英國的 GDP。
對於將智能化作為主打招牌的各家車企而言,在新一輪技術變革中,自然不能落後。日前,已有多家車企宣佈集成 AI 功能,內卷加劇的車圈正掀起一場大模型競賽。
GPT 登陸多家車企
年初以來,隨着 ChatGPT 火爆全網,多家車企已開始推動大模型上車。
本週六,理想汽車在理想 AI 夢工廠(理想常州工廠)舉辦首個家庭科技日。除官宣首款純電車型理想 MEGA 外。
理想同時在家庭科技日上展示了其車載 AI 助手 “理想同學” 的多項升級。現在,理想同學已具備多模態感知能力,不僅能執行車主提出的如 “打開這個”、“打開那個” 常見指令,還搭載自研的「Mind GPT」認知大模型,乘員可以使用粵語、上海話、四川話等方言,詢問理想同學各種問題,甚至還能講故事、畫畫。

此外,5 月份,據多家媒體報道,蔚來已申請 “KnowmeGPT”“NIOGPT”“NOMIGPT” 等商標,涉及社會服務、建築修理、科學儀器等領域,外界判斷蔚來可能也在計劃將大模型搭載到車機系統中。
更早之前的三月份,集度汽車也宣佈將融合百度文心一言的全面能力,打造針對智能汽車場景的大模型人工智能交互體驗。

除了新勢力,造車 “老勢力” 們也在急起直追。
就在上週四,奔馳、微軟宣佈將在美國奔馳汽車上增加 GPT 功能。藉助 OpenAI 和微軟的技術,奔馳原有車載語音助手將得到升級。
此前,奔馳車主可以使用 “Hey, Mercedes” 指令,操控語音助手完成一些簡單任務,如調節車內温度、尋找導航目的地或撥打電話等。微軟表示,ChatGPT 將使這些語音命令更加流暢和自然,並可以實現更多的功能。
在 GPT 加持下,奔馳語音助手能夠記住正在討論的內容,並與司機或車內人員進行多輪對話。
此前,通用也表示,正和微軟合作,探討在汽車上搭載 ChatGPT。
未來已至 AI+ 硬件將成為新物種
從目前來看,車企整合大模型的主要是為了:1)優化智能駕駛,2)打造 AI 虛擬助手。
GPT 模型主要來自於 Transformer 模型。Transformer 在計算機視覺領域已有出色的應用成果。比如特斯拉的 BEV 技術。
BEV 能夠將攝像頭拍攝的 2D 圖像拼接轉化為 3D 圖像,統一轉換到俯視角度下進行處理,形成 “上帝視角”。在此基礎上,計算機能夠學習像人一樣判斷 3D 世界中的駕駛環境,最終像人一樣開車。
NOA 導航輔助駕駛系統同樣基於 BEV 感知和 Transformer 模型。
除了自動駕駛,更為關鍵的或許是打造 AI 虛擬助手。
儘管目前來看,如理想等車企所展示的 GPT 講故事、畫畫等功能,噱頭的成分較多,但 AI+ 硬件的結合無疑是朝向正確的方向。
這也是車企的共識,智能化是大勢所趨,新一代計算架構升級的終點,是讓車不再是冰冷的機器,而成為一個能思考能互動有温度的全能助手,一個有智慧的機器,一個新物種。
而理想等車企,已經開啓了邁向新物種的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