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ast Bear" is forced to enter the market, US tech stocks "someone runs first", Bank of America: Mini-Tech Bubble Reappears.

華爾街見聞
2023.06.24 12:19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美股科技股最好的日子可能已經過去,資金流出規模創 10 周以來最高紀錄,美銀警告今夏美股下跌的可能性大於上漲的可能性,標普 500 指數 9 月前可能跌 300 點。

面對上半年美股科技股驚人的漲幅,那些等了又等、觀望來觀望去的基金經理終於下場。然而,擺在他們面前的是,科技股最好的日子可能已經過去。

一項衡量投資者股票敞口的指標躍升至 2022 年 4 月以來最高水平之際,對美聯儲加息的擔憂以及衰退恐慌結束了標普 500 指數自 2021 年以來最長連漲勢頭,本週四個交易日(週一美股因六月節假日休市)下跌 1.4%。另外,納斯達克 100 指數跌 1.3%。

面對本週慘淡的行情,美銀週四警告稱,24 年前的科網股小型泡沫重現,今夏美股下跌的可能性大於上漲的可能性。

股市漲漲不休,越來越多基金經理入市

宏利資產管理公司 (Manulife Asset Management) 駐波士頓的全球資產配置主管 Nathan Thooft 表示:

我們時間不多了,但近期參與市場十分重要。

過去 3 個月,Thooft 一直在增加對科技股的敞口,但他表示:

後周期投資出了名的容易遇到這種困境,即當市場表現好於預期時,如何在參與市場交易的同時進行防禦。

今年以來,納斯達克 100 指數上漲了近 40%,令錯過這一漲幅而被客户埋怨的基金經理越發心動。

對此,私人銀行 SG Kleinwort Hambros Bank 首席投資官 Fahad Kamal 表示:

隨着市場上漲,越來越多的基金經理因擔心被解僱而加入其中。

美股滾雪球般的上漲,越來越多的投資者紛紛湧入股市,Kamal 認為這標誌着股市的持久力。

他表示:

促成這次反彈的因素已經發生轉變。

很多人都在觀望並持有大量現金。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們入市可能為這場反彈的繼續進行提供更多動力。

本週股市下跌之前,散户紛紛擁抱股市。

根據摩根大通編制的交易所公開數據,截至本週二的一週內,散户買入了 44 億美元的股票,高出 12 個月平均值兩個標準差。

市場長期情緒惡化,股市資金流出規模創 10 周以來最高紀錄,美銀警告 “嬰兒泡沫” 席捲重來

至少截至目前,市場情緒是樂觀的。

高盛追蹤股市情緒的指數本月升至 2021 年 4 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滙豐對全球最大 60 家資產管理公司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市場短期情緒飆升,但長期情緒已經惡化。

美國銀行策略師 Michael Hartnett 週四援引研究公司 EPFR Global 數據稱,受益於市場情緒高漲,科技股在前兩個月吸引了 190 億美元資金流入。

但與此同時,EPFR Global 數據現實,隨後有投資者先逃一步。在截至週三的一週,科技股資金流出規模達到 20 億美元,為過去 10 周以來的最高水平。

Hartnett 指出, 類似情況曾發生在 1999 年,當時正值互聯網泡沫時期,股市反彈形成了 “嬰兒泡沫”——微型泡沫。

Hartnett 表示,今年夏季美股下跌的可能性大於上漲的可能性。他的團隊預計,標普 500 指數在 9 月勞工節前最多將上漲 100-150 點,而下跌幅度可能達 300 點。

截至隔夜美股收盤,標普 500 指數跌 0.77%,今年以來已上漲 13.71%,報 4348.33 點。

目前,市場已經消化了美聯儲今年進一步加息的預期。與此同時,經濟衰退的悲觀前景也使美股承壓。

Hartnett 曾正確預測了 2022 年的美股下跌,但他今年對美股的悲觀預測並不準確。

無獨有偶,富國證券股票策略主管 Chris Harvey 本週表示,現在的市場類似於 1999 年和 2000 年的科技股繁榮,那次繁榮直到貨幣政策收緊才結束。摩根大通的 Marko Kolanovicue 也表示,隨着美聯儲激進緊縮貨幣政策的滯後影響顯現,美國股市今年下半年將出現動盪。

Hartnett 説,投資者被科技等 “成長股困住了”,因為銀行和商業地產仍 “可能遭遇嚴重衰退,特別是在美聯儲再次加息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