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ce-cutting king" Tesla reduces prices again, but the new players don't follow suit.

華爾街見聞
2023.07.03 10:10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曾經緊隨特斯拉降價的新能源車企們,應對此次降價説 NO

特斯拉,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導者,它的產品定價策略對全球汽車行業產生了深遠影響,每一個競爭對手都密切關注着特斯拉價格的每一次變動。

今年一季度初,特斯拉就率先展開了降價調整,對旗下爆款車型 Model Y 和 Model 3 進行了 2.9 萬元至 3.6 萬元左右的降價,導致國內的新能源車企如小鵬、問界和蔚來等等都在之後隨之公告降價。

如今三季度剛剛開始,特斯拉又再次宣佈對 Model S 和 Model X 兩款車型進行 3.5 萬元至 4.5 萬元不等的優惠福利,這是否意味着特斯拉即將吹起下半年的降價號角,其他新能源車企是否又會面臨降價壓力?

1、對於特斯拉來説,銷量增長>利潤提升

此次國內降價是繼去年 9 月份以來,特斯拉第六次通過直接產品調價或間接福利促銷(1 萬元保險補貼等方式)來進行降價優惠。

華爾街見聞·見智研究認為,特斯拉此前的多次降價調整,在於從去年年底開始,特斯拉的國內銷量有較大幅度的下滑,12 月銷量僅僅為 5.6 萬輛,環比下滑了 78.5%,同比也下滑了 21.1%,整體銷量較為疲軟,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車補貼即將結束前的最後一個月,本應該衝量的一個月卻出現銷量回落,使得特斯拉在今年年初採取了大幅度降價來保證銷量的增長。

而從降價後續的情況來看,特斯拉的降價策略毫無疑問是極為有效果的,國內來看,今年一季度在國內各大新能源車企的銷量均呈現同比和環比同步下降的時候,特斯拉卻在 1 月、2 月和 3 月呈現開門紅跡象,銷量連續三個月出現環比增長,一季度總體銷量高達 22.9 萬輛。

而從全球的角度來看,一季度特斯拉同樣銷量增長明顯,銷量達到 42.3 萬輛,同比增長 36%,環比增長了 4%。

而且,傳統車企降價效果一般只能維繫一個季度,但是特斯拉的降價帶來的銷量促進作用延續到了二季度,從特斯拉最新的二季度的全球銷量情況來看,整體銷量高達 46.61 萬輛汽車,同比增長 83%,環比增長 10.2%,繼續創下銷量新紀錄,超出市場預期,顯然特斯拉對產品的降價的確直擊了消費者的癢點。

儘管此前,特斯拉一季度的毛利率下滑引起了市場的關注(一季度為 19.3%,同比下降了 980 個基點),但從二季度一開始,特斯拉就迫不及待地再次推出新的降價策略來看,在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之際,特斯拉在銷量增長和利潤提升方面顯然還是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前者。

2、國內新能源車企的影響有多大?

從上一次特斯拉降價的後續影響來看,國內的新能源車企除了比亞迪逆市漲價以外,問界、小鵬、蔚來和零跑等等基本上都在之後選擇了降價跟隨,當然降價也不單單全是因為特斯拉。

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的重要原材料碳酸鋰價格持續下滑,從此前的最高點 60 萬元/噸一路最低跌至 17 萬元/噸,原材料成本方面對於新能源車企端顯然更為友好,這也給了新能源車企降價的底氣。

但是,華爾街見聞·見智研究認為,特斯拉此次降價對於國內新能源車企的後續影響將沒有那麼大。

一方面,上一輪特斯拉的降價的車型為爆款走量車型 Model Y 和 Model 3,降價後的價格區間在 23 萬元至 26 萬元,突破了該兩款產品的價格歷史新低。而這個價格區間正是國內新能源車企爭搶的市場範圍,其中的競爭對手和競爭車型眾多,例如比亞迪漢、小鵬 P7i 和問界 M5 等等。

而此輪特斯拉的降價車型為高端車型 Model S 和 Model X,降價後的價格區間在 77 萬元至 86 萬元,這個價格區間國內的新能源車企涉獵的並不多,僅僅有紅旗新能源車型 E-HS9,高合 HiPhi X,保時捷 Taycan 等等,各自的銷量本來就不大(以賣的最好的高合為例,2022 年銷量一共才 4349 輛),所以總體來看對於國內的新能源車企的影響並不大。

另一方面,相比起上一輪特斯拉降價區間在 2.9 萬元至 3.6 萬元,整體來看降價幅度是高達 10% 左右,而此次特斯拉的 Model S 和 Model X 兩款車型雖然從絕對值上來看,進行了 3.5 萬元至 4.5 萬元的降價,但是降價幅度其實僅僅只有不到 5%。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 5 月特斯拉是先上調了一次全新 Model S 及全新 Model X 全系車型的售價(漲價 1.9 萬元),所以如果兩次價格調整結合一起來看,降價幅度還不到 3%。

綜上,特斯拉還是更願意犧牲盈利能力來保證銷量的高增長,但是此次特斯拉的降價策略,國內新能源車企不會再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