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买理财不如持有 5% 股息的股票,这个策略也有雷!

本文聚焦:
1. 警惕高股息率排行榜的陷阱
2. 做股市的包租婆靠谱吗?
3. 高股息公司的四种类型
一、高股息率排行榜的陷阱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把之前多次高调宣布自己奉行成长价值投资的朋友打蒙了,开始转变了自己的观点,认为目前能保持高增长且估值不高的标的已经很难找了,开始转向高股息的投资策略。
于是我在某个交流群里看到了这样一个截图,有同学问能否按照集思录上,股息率的排名来做持仓。理论依据也是很充分的,按照曾经风靡美股的狗股理论,每年买入股息率最高的几只股票,然后如此往复。以后每年稳稳地吃股息,你看着每年百分之七八的股息,又大又肥。
数据来源:集思录
可是,如果我们选择标的,只通过某单一因子来筛选的话,那基本和开盲盒没有什么区别。
我们就来开一个盲盒:股息率排在第二的华夏幸福。
华夏幸福 2 月 27 号公告,公司累计未能如期偿还债务达 110 亿,这个大雷惊不惊喜!
图片来源:华夏幸福公告
去年 4 月,华夏幸福每股 1.5 元的股息对应 15 元左右的股价,股息率就是 10%。去年分了 45 亿的现金,今年 110 的债就还不上了,这事我们不去评价和解读,我只是想说仅以股息率作为选股要素的方式要不得。
华夏幸福 2019 年度股利分配方案
图片来源:华夏幸福公告
二、做股市的包租婆靠谱吗?
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投资者对现金分红是有争议的,认为分的都是自己的钱,还要承担个税,不如股价上涨来得畅快,但是好的公司总是有自动修复功能,除息后的价格很快能回补。
按照股利贴现模型(DDM),企业的价值等于未来所有股利的折现值。模型的基础是永续经营 + 股利增长率,可见股息是企业估值的重要因素,从这个角度出发去思考投资就更接近了价值投资的内核。
但是股息率是波动的,比如去年股息是 5%,今年同样的分红额,但是股价掉了 30%,股息率就涨到 7%。同理,股价涨了 50%,此时股息率就只有 3.8%,按照高股息策略的做法,此时就会去卖强买弱,而你可能因此会失去一个高成长标的。
高股息不能仅追求收益率,还要考虑投资的整体回报。股息率等于股利支付率与市盈率的倒数,除了公司大手笔多分钱以外,还要去理解这家公司的估值为何低,为企业持续产生正向现金流的资产是什么,可预见的未来盈利是否会倒退,长期来看资产是否有过时的风险等等。
投资策略本身无好坏之分,每种策略都有它需要承担的风险。无论是利润、市盈率还是股息率,使用单一投资指标进行投资会导致视野狭窄,市场的每一次宽幅波动,都是对投资的策略能否坚持的考验。
三、高股息公司的四种类型
第一类:高成长 + 高分红型
这一类是难得的好公司,基本上处于各行业的翘楚,不仅公司盈利在不断提升,股价在过去的很多年不断地创出新高,而且管理层还能回馈股东,每年拿出几十亿现金分红。
比如格力近 5 年平均股息率近 5%、招商银行是 3.5%、贵州茅台也有 1.38%,如果你觉得茅台股息率低,那也是被不断攀升的股价拉下来的,论分红绝对额累计下来也能排在 A 股前十。
持有这样的公司每年拿着类似银行理财的固定收益,还享受着市值的增长,如果自己不瞎折腾,赚的就是大 A 中最稳定的钱,所谓的躺赢。
第二类:低成长 + 高分红型
这类企业每年都有稳定的利润和现金流,保持着稳定的分红能力,持有这类公司类似买了债权,比如四大行每年都有 4%-6% 的股息率,一般是比他们自家卖的银行理财收益要高。
这类企业每年盈利还在增长,虽然成长缓慢,但是价值还在提升,所以长期持有并吃分红的同学,还能赚到市值增长的资本利得。虽然也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但是相比其他公司,盈利情况与现金流都还算稳定,股价波动也就没有那么大,心态好的同学是可以坚持并贯彻高股息策略的。
这一类企业除了大型银行以外,还包括一部分公用事业型公司,比如长江电力。
第三类:0 成长 + 高分红型
这类企业很赚钱,但是成长性也就差不多到头了。如果第一类属于企业生命周期中的成长期,第二类属于成熟期,那这一类基本就是衰退期。作为最后阶段的现金牛,现在还能分红就尽量多分。
比如说中国神华,还有每年分红两次的中石化,近 5 年的股息率能到 7%,听起来有没有很爽,快赶上 P2P 了。我还特意去查了下股价,这两位大佬 10 年前的股价,和今天的股价基本相同,0 涨幅,你说巧不巧。也就是说持有这一类公司,只能赚到股息的钱。
有同学可能觉得只赚 7% 也靠谱了,但是这类公司受经济周期影响大,业绩扛不住,估值就得重来。比如 2012 年的中国神华大概 10 部 PE,一年后股价跌了一半,PE 反到 15 了。面对这种情况,很多同学心态就早就崩了,一切投资策略都没有走为上策略好使。
有人会说,可以再加入新的策略,比如在股息率最高点时候杀入,在股息率最低点时卖出,避免股价波动对收益的影响。
但是,这不就和选股初衷背离了嘛,真有这手艺,去搞高弹性的标的不好嘛,那种一会 5 厘米、一会 18 厘米的,搞起来才叫爽歪歪。
最近又有人开始推中国神华了,矿电路港煤化工一体化 + 现金牛,这个逻辑跟七八年前没变化,话术可能都不用变,拿来就能用。可是你要知道,今天中国神华的净利润也没有超过 10 年前,如果保持稳定也还好,但是中间出现过严重下滑。中石化近 10 年的净利润也是逐年下降的。
前两年社保的楼理事长公开教育过我们:“保证 6% 以上回报率的就别买,那是骗子。”这句话放在股息率里可能也适用。
第四类:排行榜 + 高分红型
这一类因为各种不可描述的原因,或者自身业绩不可持续,或者管理经营出了问题,只能是走马观花般,在高股息排行榜单短暂停留,江湖上曾经流传他们的传说。比如就是华夏幸福、哈药股份之类的。
对投资者来说,投资这些标的不仅消耗了时间,而且所获得的股息完全覆盖不了亏损,如此还不如去买行业 ETF,不仅有分红,而且稳定性更好。
综上,分红只是投资回报的一种形式,即便我们只想靠吃股息赚点钱,一样要面对最本初的问题,回到选股的基本逻辑上,这家公司的质地如何,处在企业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未来盈利增长还能否持续。
分析师:光头君 schelling
版权声明:本文为贝瑞研究原创,如需转载,需获授权。
The copyright of this article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organization.
The views expressed herein are solely those of the author and do not reflect the stance of the platform. The content is intended for investment reference purposes only and shall not be considered as investment advice. Please contact u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suggestions regarding the content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platform.


